第93章
蔡鹰扬,这位以忠贞刚烈闻名遐迩的大臣,此刻他的内心世界如同坠入了一片漆黑而深邃的深渊,绝望的情绪在他那双饱含沧桑的眼眸中闪烁不定,犹如困兽在暗夜中的独泣。他心中忧虑靖江帝此举或将动摇国之根本,使得历经风雨洗礼的江山社稷再度面临风雨飘摇的危机,那种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无力感,如同巨石般压在他的心头。
正当大殿内弥漫着压抑窒息的气息,众臣子皆因恐惧而沉默无声,靖江帝则面带冷漠,欲拂袖离去之际,人群中忽有一人挺身而出,此人便是林小风,平日里看似文弱书生,实则内藏锐气的新科进士。只见他毅然决然地站了起来,那清朗坚定的声音宛如春雷炸响,在沉静如水的大殿中激荡回旋:“陛下,请您暂且驻足片刻,臣尚有肺腑之言亟待向您陈述。”
靖江帝的步伐在那声呼唤中戛然而止,仿佛时间也随之凝固。他那承载着帝国威严的身躯缓缓转动,如同一座青铜铸就的历史雕像,被岁月打磨得越发沉稳而庄重。他的眼神犹如深邃的古井,一瞬间涌动起涟漪,那是疑惑与探究交织的光华,在灯火阑珊的朝堂上闪烁。
“林卿家。”靖江帝的声音虽略带不耐烦的底色,却仍旧保持着帝王应有的庄重气度,每一个字都如金石碰撞,掷地有声,“你尚有何事欲陈?”话语间,既有身为九五之尊对冗长朝议的疲态流露,又不失对臣子谏言的尊重和期待。
林小风,这位胸怀天下、情系黎民的忠良之臣,挺直脊梁立于巍峨朝堂之上。他的面容因忧虑而显得更加肃穆,眼中满是对国家社稷的深深挂念,仿佛承载了千万百姓的期盼与哀愁。他没有急于回应,而是选择了一瞬的沉吟,让每一句话都在心中酝酿,如同酿酒般越陈越醇。
终于,他开口时,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响彻整个殿堂:“陛下,我等若长久保持跪拜之姿,这不仅将耗损个人体力,更可能触及到生命的根本,日积月累之下,伤及的不仅仅是个人筋骨,更是支撑这个国家运转的一根根栋梁。试想,倘若朝堂上下,那些肩负江山社稷重任的大臣们因此而体弱多病,岂不是动摇了国之根本?进而影响到普天之下万千百姓的生活繁衍,乃至国家的长远安定?”
此言甫一落地,犹如久旱后的雷霆,瞬息间在那庄重而沉寂的殿堂内炸开了一圈无形的涟漪,余音回荡于梁柱之间,激起满室惊愕。众人闻此直言不讳、锋芒毕露之论调,仿佛被一股力量牵动,各自将目光纷纷投向角落里的林小风,那一双双眸子里,既有对林小风敢于直面权威、胆识超群的深深钦佩与赞赏,又交织着对其此举可能引发的未知后果的忧虑与揣测。
靖江帝端坐龙椅之上,耳畔仍回响着林小风那振聋发聩的话语,他微微侧首,眉宇之间悄然掠过一抹深藏不露的失落与困惑,那是一抹只有最敏锐之人方能捕捉到的情绪波动。他的眼神犹如深渊般深邃,威严与疑问交织其中,熠熠生辉,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只见靖江帝的眼角微不可察地皱起,眉头轻轻一拧,尽管语气依旧保持着那份平和如水的帝王气度,却无处不透露出无法抗拒的天子威严。他指向林小风,声音徐徐响起,如同金石交击,质问道:“林卿此言何意?莫非是认为朕所定下的礼仪规矩有所偏颇,甚至暗指朕此举实为失误之举不成?”
面对着龙椅上威严的皇帝,林小风并未因那尖锐而凌厉的质问而显现出丝毫畏缩之色,相反,他更加恭谨地垂下了头颅,犹如一株坚韧的翠竹,在疾风骤雨中坚守其节。他的目光深邃而沉稳,答话时的语气更是庄重且充满敬意:“微臣决无半点冒犯圣心之意,只是怀揣对朝廷同僚以及天下万千黎民百姓的深深关怀,忧虑这冗长繁复、刻板至极的跪拜仪式如同无声无息的蚕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必将悄无声息地成为消磨我朝英才精力的一大无形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