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抗清 > 第一章 皆是白头人

第一章 皆是白头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倘若如此,明军便再无回天之力。

若锁彦龙能守住吴家垣子挡住西线清军,刘体纯便能与郝摇旗、袁宗第合兵与李来亨部共击兴山东南方向的湖广清军,即便不能迫使清军解除包围圈,也能为己方赢得喘息之机。

这个战略无疑是冒险的,甚至可以说是刘体纯最后的一招棋。

若胜,则还有一丝挽回之机。

若败,则天灭大明。

可眼下也没有别的选择了,在经历连续失败之后,明军急需一场胜仗挽回日渐颓丧的军心士气。

锁彦龙接令后没有耽搁立即从老木崆带兵出发,用了两天时间赶到吴家垣子接过指挥权,又收拢了一支袁宗第部失散的残兵数百人,使得吴家垣子的守兵由原先的两千人增至近四千余。

只这四千人也是军心浮动,一是清军大举进逼,连续吃败仗的明军官兵心理压力极大;

二是近期多有将领叛投降敌,故谁也不知道下一个投降叛变的会是谁,搞得不仅将领之间互相猜疑,士卒之间也难以团结。

且在清军长期封锁下,明军官兵不仅无足够棉衣御寒,连起码的温饱都达不到,武器装备更是比清军差了几個等级,如此形势下盼着明军将士能以饱满斗志坚定抵抗到最后,似乎也是强人所难。

惶惶之间,一场大雪落在巫山。

这场大雪倒是叫明军将士暗松了口气,因为这能让清军新的攻势延后,也会让清军的辎重运输变得困难。

山区用兵,纵是清军强势,也受限于地形,若风雪持续数日,山道结冰不可走车马,怕是清军真能因此停止用兵。

对于连续战败,被迫不断后撤的明军而言,肯定是个好事,至少能让疲惫至极的明军将士能有一个短暂的休整时间。

身为吴家垣子主将的锁彦龙前天主持了一次军议。

参加军议的除原驻守在吴家垣子的挂印总兵田守一外,另有挂印总兵胡君贵,副将王之礼、赵德安、俞国华、陆从云等人。

这些人中有的是老闯军出身,有的则是后来忠贞营在湖广活动时加入的原明军,或地方团练头目。

军议并没有就当前形势作出什么研讨,因为没什么可说的,锁彦龙只是就吴家垣子防务做了一些落实。

将领们都没怎么说话,整体气氛与其说有些落寞,不如说是有些悲观。

据可靠情报,吴家垣子当面的清军至少有两万之众,那么仅凭四千缺衣少粮且乏武器的明军真能守住?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只是会议上没有人敢提出投敌,只因那锁彦龙是皖国公刘体纯的心腹亲信,其带来的千余官兵更是刘部最精锐的人马,此人不肯投敌,其他人哪里敢?

夜深了,外面的雪还在下,由于风大,明军升起的篝火除了几处靠墙垣的没有熄灭,其余的都叫大风吹灭。

条件有限,吴家垣子的房屋大多是土石共砌,基本上看不见砖瓦房,可就是土石共砌的房子也少的可怜,毕竟此地原先只是吴姓百姓的聚集之地,说镇大了,说村小些,巴掌大的地方又哪里有能容纳几千士兵居住的地方。

更何况这一片本就是贫困山区。

因此绝大多数士兵只能住在茅草搭建的棚屋中,这就使得很多明军夜里难以入睡。

无它,太冷。

处处漏风。

外面北风仍在呼啸,漫山遍野皆是白茫茫一片。

大雪,让冻得直哆嗦的明军至少心里安全一些。

远远看去,整个吴家垣子静的可怕,也黑的可怕,连声犬吠也不闻。

风雪之中,一个年轻的身影从一间土石共砌的屋中推开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