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今已亭亭如盖矣
补上的这一句,直接升华,把全文的意境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老曾谈母亲用的是间接描写,毕竟母亲去世时他还小,许多回忆甚至都是祖母转述而来的。
祖母常常指着老屋的某个地方对老曾讲,“这是你母亲曾经站过的地方”“你在我怀里哇哇哭的时候,你母亲赶忙过来抱起,心疼问道,我的宝宝是不是饿了”……
每每祖母说这些,想妈妈的老曾就在祖母怀里,两人相继而哭。
急着抱孩子,哄孩子,将母亲对孩子的关怀担忧表达得细腻传神,别说老曾听了想哭,连读者看了都想流泪。
祖母看到老曾发奋读书,心疼之余也无限欣喜,临终前还殷切期待他成家立业,出人头地,可惜没法看到了。
发妻跟老曾结婚四十多年,娘家条件比较好,一直看不起老曾,但她在家人面前处处维护丈夫的地位,并给予丈夫支持和鼓励。
最终即便老曾辜负了妻子的期望,放弃仕途之路,妻子也没有任何怨言,相夫教子,努力做个好妻子好母亲。
郭青沉默不语。
院子里的枇杷树已枝繁叶茂,亭亭如盖,它是老曾的妻子李氏死的那年亲手种下的。
树都这么大了,一转眼,李氏也走了那么多年了,但音容笑貌,依稀昨日。
文中,寥寥数语,写出夫妻平淡生活里的情趣。
琐碎往事,描绘出老曾和妻子相依相爱,情话依依的场景。
这些事很简单,很日常,很细节,可这样的生活,再也没有机会感受了。
曾有良人伴,今仅枇杷树,今昔一对比,悲从中来,感人肺腑。
杨黎姿等人都没敢评价日出东方的补刀,至少不敢当着老曾的面评。
“回去吧。”杨黎姿招呼王子昊一起离开。
向文东等人也跟老曾告别。
老曾呆立原地,眼睛怔怔看着手稿,都忘了去送客。
曾志国等众年轻人奇怪,怎么王子昊补笔结束,那些老家伙都不说一句?
补瘸了吗?
水文害死人,日出东方天天水文,尤其《斗破》后期,曾志国等人早就不追了。
所以王子昊江郎才尽,弄巧成拙了?
刘紫萱忍不住上前去,看着桌上的手稿。
她没看过老曾写的《百年老屋》,但看到明显不一样的字迹,就知道那是王子昊所填。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仅仅这么一段话,刘紫萱看了便如遭雷击,冲击力很大。
等她从头开始看,看完全文,内心无比震撼。
比“我以为很快就能见面,所以那天没有好好告别”“夏天还没结束,我们就各奔东西”“同学聚会,有的人发达了,有的人碌碌无为,有的同学早就死了”更让她难以释怀。
林路也上前去看。
这一看,他终于知道,为什么老家伙们都默默走开了。
字句是很绝美,但不能评。
至少得回避老曾。
曾志国看到王子昊补的字后,脸色微变,很担心爷爷。
“志国,枇杷成熟后,你过来摘一些,给东方送过去,这是我跟你奶奶的心意,一定要送到。”对孙子说完话,老曾便回自己房间了,眼眶泛红。
曾志国应允,不怕流氓坏,就怕流氓有文化。
有文化的日出东方水起来,大水都能冲了龙王庙。
刘紫萱觉得,王子昊那家伙是不是脑子里的水太多了,不水到网文里,精华出不来?
似乎是水越多,精华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