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九九章 真正自由的国度
要舒服多了。
几年过去了,曾经的那个少年已经变成青年,瘦长白净的脸颊,笔直浓密的眉毛,深邃的眼眸,绝对是少女眼中的梦中情郎。
客运班轮上1位来自广州城的富家小姐就总是制造与苏达偶遇的机会。
不过苏达的心思似乎并不在这上面。
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读书看报,整理自己的想法。
这次回国,他有很多事情需要实践。
之前经过南洋的时候,他去吕宋看了父亲的橡胶园。
家中有多座橡胶园,不过以吕宋的那1座最大,其中倾注了父亲太多的精历。
那里确实非常漂亮。
但是苏达觉得还有很多不足。那里的工人见到他之后会像仆人1般恭敬。
他们从来不会对父亲的决定提出质疑。
苏达觉得这些人像是机器1般,又或者说像是牲畜1般。
这不该是1个健康社会该有的样子。华族要想发展就必须要发挥每1个人主观能动性。
不能为了方便管理就将1部分人的主观能动性给遏制住。
当然了,也许是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了吧。开启民智可不是1蹴而就的。
接下来他又去了广州,回到了自家的祖宅去祭拜先祖。
1路上,他看到了华族建立之后,南方的巨大变化。
自从离开了马6甲海峡之后,南海之上,华族的商船随处可见。
大海将华族南方与南洋地区的城市连成了1体。
沿海的港口城市发展的都比较快。
苏达认识到商品果真是要流通的。
在流通中商品的价值虽然没有变,但是其使用价值变了。
假如1户人家1年只要消耗500斤粮食,但是他却生产了1000斤粮食。
那多出来的500斤粮食便无法产生出使用价值。但是有1些工人,他们专门生产家具。他们的家具不能自己用。
用不了便无法产生使用价值。
但是当那500斤粮食换成了家具。种粮食的人家,因为有了家具,生活质量提高,这些家具在使用中产生价值。而那500斤粮食也被制造家具的工人吃掉了,同样产生了价值。
因为存在交换,人们就能够1直从事自己熟悉的生产活动。1项生产活动做的熟练了,才有可能会产生创新。
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效率便能够得到提高。
而基础建设,比如说道路、房屋。会在这种稳定的交换过程中越来越完善。
从外表上来看就是城市变得更大了,道路变得更宽了,人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
如果1直这么稳定地发展下去,华族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在董良的书房中,苏达得到了自己的答案。
突然间见到自己喜爱的学生,董良也是非常兴奋,空出了大量的时间与苏达交流:“苏达,经济的发展,不会笔直上扬的,1定会是波浪线。有上升也会有低谷,这是人性的贪婪决定的。如果1户人家能够1个月吃上1顿肉,那么他们就会想要1周吃1吨。能够1周吃1顿,他们就会想要每天都吃。”
“工厂在赚钱了之后,便会不断地扩大规模,没有1个工厂主会放着赚钱的机会不要。当所有人都在提高产量。总有1天,某种商品的产量就要超过需求。如果这种超过需求的商品多到1定程度。就会爆发经济危机。1些工厂因为产品积压,资金无法周转而倒闭,工厂倒闭之后,工人就会失业。失业的工人没了固定收入,便会缩减消费。这便更进1步激化了经济危机。”
这些知识,在董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