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和平巡游(十四)航行的结束
条约》,美国依然不是国际联盟成员国,中国签署《伦敦和平条约》,同意加入国际联盟。
其次,除了在亚太地区代行国际联盟权利外,在军备限制方面,各国也达成协议,在华盛顿条约签署期间,兰芳、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中英盟国和自治领放弃建造超过1万吨的战斗舰艇;
7000吨以上战斗舰艇至多增加2艘,并以10年为其替换;
对于商船改造舰艇限制吨位至1000吨以下,除快艇外,航速不得超过18节;
限制澳兰等国和地区巡洋舰及驱逐舰总吨位及数量。
最后,委员会总部设于上海。
该宣言是对《4国条约》、《凡尔赛条约》和《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补充和统合,虽然美国名义上仍不参与国际联盟,但与国联已经有了更深入的绑定。
11月7日,作为大会背景板的河南号战列舰载着代表团驶出悉尼港,而在其身侧,澳大利亚号战列巡洋舰1同驶出港口,这艘战列巡洋舰在战争中受到了不小的创伤,尤其是与姊妹舰新西兰号撞了个满怀,其标准排水量为18500吨,航速仅有25节。
这艘战列巡洋舰在《华盛顿海军条约》中由于中美博弈当了漏网之鱼,而在宣言签署之后,这艘战列巡洋舰也就迎来了她本来的命运。
这艘战列巡洋舰或许也是未来的1个预告,各国对于海军条约以及战后秩序已经产生了1些不满,需要再打1点补丁了。
11月11日,河南号抵达腊包尔港,与其余军舰会合,准备返回本土。
11月20日,舰队抵达关岛。
11月27日,舰队抵达那霸。
12月2日,舰队抵达定海基地,随后,在无数人的欢迎下驶往长江口。
总统任期将满的黄兴再度登上共和号总统游艇,来到外海欢迎远航舰队的归来,自舰队离开上海已经过去了9个多月,在这9个多月间,国际上发生了不少的大事,而国内则依然稳定,远航舰队的众人有幸作为见证者见证这1切。
当天下午,河南号战列舰进入江南海军工厂的船坞中检查维修,而在她的身边,又是1艘即将成型的巨舰。
站在船坞旁的小楼里,即将退役的程璧光看着自己面前的鹿半夏,道:“总算是等到你们回来了,我倒也可以卸下担子歇歇了。”
作为老1批的海军人,邓世昌、陈英、萨镇冰等人都已经卸任了,只剩下程璧光还在撑着,而如今他心中最大的愿望已了,自然也就可以放心的卸任了。
鹿半夏没有接话,等着程璧光接着往下说,而程璧光自然也心不在此,转身看向窗外的船坞,在遮掩棚下,几盏大灯的照耀下,1块略带锈迹的船身露了出来——这艘战列舰刚刚完成船体的建造。
由于复兴号的服役时间存在着1定的问题,因此当初海军要求以开工时间来替换新舰,因此复兴代舰于1925年11月开工,在舰队刚出发时,复兴代舰才铺上龙骨,而现在已经初具规模。
程璧光此行是为了向鹿半夏了解了解关于其他国家战列舰的具体表现,这更多的其实是出于他本人的意愿,因此并不太想去看远航舰队的那些报告,毕竟他马上就是1个退休老头了。
战列舰的发展在现阶段已经展现了1定的弱势,在海军条约的限制下,航母的发展非常迅猛,条约后建造的两艘航空母舰已经准备下水了,而美国海军的两艘航空母舰已经准备入役了。
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相比于原时空自然存在更多的问题,不过吨位在那里,这位列夫人(dy lex)很快就能让美国海军意识到航母的优势所在。
因此,双方接下来就是比拼在航母的运用领域的优势了,因为传统的战列舰炮战很难出现,庞大的战列舰群将会成为威慑舰队——必要,但无处安放。
大多数海战都有1个目标点,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