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法兰西观察报告(二)
造下,这位将军已然是法兰西重要的精神支柱。
但面对岌岌可危的战事,议会还是决定让加利埃尼与霞飞展开合作,在战争上,霞飞必须充分考虑加利埃尼的建议。
毫无疑问,这是法军将领层面的重要变化。
在经历这1变动的同时,霞飞依然掌握法军的指挥权,在1周前,他制定了1项计划,企图对德军右翼实施迂回,以威胁其铁路补给线,迫使德军撤离埃纳河、瓦兹河、索姆河和埃斯科河地区,同时救援比军防守的安特卫普。
对面的德军总参谋长法尔肯海恩则决定从洛林地区抽调第6集团军增援右翼,力图挫败联军计划,并迂回联军左翼。
双方就此开始了1系列机动作战,而就在前几天,比利时方面向法国求援,在德军的猛攻下,安特卫普要塞周围的堡垒群已经损失了相当1部分,如果法军未能提供援助,比利时政府将在1周内被迫撤出这座要塞,前往英国避难。
而英国远征军已经对安特卫普进行过1轮支援了,现在的他们兵力匮乏,只能将希望放在法军身上,在众多压力下,这场战争也逐步步入白热化。
安特卫普要塞并非传统的欧洲堡垒或要塞,它是两道防线共29座极为坚固的堡垒组成的环形要塞群,第1道防线21座,第2道防线8座,它们互相间隔2公里到4公里不等,配合着河流、山脉将安特卫普城保护在中心。
安特卫普要塞虽说没有列日要塞那么出名,其战略地位却是最高的,列日要塞的作用是阻挡德军入侵,安特卫普要塞却是比利时用来保卫自己的最后“堡垒”,因此也被称作“国家堡垒”或“国王要塞”。
蔡锷等人将会登船前往安特卫普,事实上,飞机是更好的选择,但很可惜,由于中国的存在,此时的飞机已经装上了机枪,天空不再是历史上的那般宁静,双方恨不得在气球上都装上武器。
“团长,你看那边天上!”
大海上,蔡锷等人正在英军巡洋舰“利物浦”号上,天边突然飘过来1团黑色的东西。
“德国人的飞艇?”
“是的,先生。”站在蔡锷身边,利物浦号舰长麦肯手中拿着望远镜,看着飞过来的船身式水上飞机,“准备进行机动。”
现阶段,各国对于飞行器的命名是非常混乱的,比如飞艇,有着“汽球”、“空艇”、“飞艇”等多种称呼,船身式水上飞机则有着“水上飞机”、“飞艇”、“飞船”等多种称呼,中国则将前者称为“飞艇”,后者称为“飞船”,水上飞机则专称浮筒式水上飞机。
在利物浦号身后,还有着1支运输船队,其上包括比军需要的重炮炮弹、钢板、工具以及法军。
船身式水上飞机的优秀的载重让这种飞机在沿海区域成为了良好的轰炸机,但笨重的他们并不能进行俯冲轰炸。
当然,现阶段俯冲轰炸理念还没有被提出,而水平轰炸的威胁基本等于没有,虽然德军颇具创新的设计了航空鱼雷,但飞机依然不能对船队造成什么威胁。
因此,这架飞机在船队上空盘旋了1圈之后便离开了,双方都对对方无能为力。
抵达河口之后,蔡锷等人从舰船上下来,港口上的比军和英军好奇的望了望,但随后,当法军下船时,比军几乎都露出了嘲讽或者意外的表情。
看来,双方的关系并非那么愉快,而且,比利时对于法国的支援似乎也是相当意外的。
这时,1个比军上尉上前:“您好,我是安特·西敏农,您可以称呼为西敏农,接下来将由我负责与您的对接。”
“您好,蔡锷。”蔡锷与对方握了握手,现在他的军衔同样是少校,看来比利时人对自己还算客气。
“我们应该怎么去要塞?”
蔡锷等人先是跟着对方来到了码头的军营中,然后只得到了等待的回复。
西敏农话很少,对于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