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上海农机厂
民提供技术支持,这其中就包括农机的出租以及技术人员的指导。
考虑到现在正有越来越多的关内农民闯关东去东4省开荒种地,那么可以想象,在未来的东4省广阔的黑土地上,必将出现许多重型农业机械,这些来自政府的订货将保证农机厂的利润,美国投资方看中的也正是这1点。
而左念微考虑的自然是提前为坦克进行技术储备,履带式农机是这两年刚刚出现的东西,各国也在对其进行军事化研究,只不过需求不明显,再加上技术限制,进展不顺。
“克强,好久不见!”
上午8点,左念微刚下车就受到了新任农工发展委员会东南工业区分委主席黄兴的迎接。
农工发展委员会由战时的工业指导委员会发展而来,主要主持5年工业计划以及土地改革。
“修平,好久不见!”黄兴与左念微握了握手,两人虽然相差十多岁,但志趣相投,同样是军人出身的黄兴对于左念微十分佩服,因此两人私交极好。
两人都是雷厉风行之人,寒暄叙旧片刻之后便赶往今天的目的地,上午9点,载着左念微和黄兴的汽车已经赶到了宝山县城北郊,在1座崭新的工厂前停了下来。
随后,工厂被卫队迅速接管,在大批卫兵的护卫下,左念微下了车,徒步赶去工厂。
虽然提前通知了工厂方面,左念微即将亲自赶到主持开工典礼,但是由于电报说得模糊,只说是“近几日”到底是哪1天,谁也不清楚,所以这两天里工厂虽然没有正式开工,但是工人们都按照工作章程的规定呆在厂里,呆在自己的岗位上,等候左念微的到来。
现在左念微突然到来,众人悬着的心反而放了下去,厂长立即招呼工人搬出欢迎的道具,1时间鞭炮齐鸣,鼓乐喧天,木质演讲台也被搬了出来,摆在厂门口,红绸、横幅、彩花都挂了起来。
不到半个小时,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左念微与黄兴上台讲话,讲话结束后,礼炮响起,厂长将剪刀递给左念微,剪彩之后,众人进入厂内,黄兴拉动了机床的拉杆,在工人的操作下,蒸汽机开始发出轰鸣声。
这座中国第1座内燃机农机厂终于开始了生产,而左念微也1直等在工厂里,与几个美国的技术专家亲切交谈,直到工厂生产出的第1把机制铁锹被送到左念微面前,这场开工典礼才算是正式结束了。
而这种时刻自然不会少了记者的,从演讲到剪彩,再到开工,最后到农具成品产出,每1个过程都有记者将其记录在胶片上。
他们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内燃机农机与蒸汽机农机的差别,不清楚左念微的用意,但东南总长与农工发展委主席两位要员1齐到场,这已经足以成为1个大新闻了。
东南总长是本时空的1个特设职位,辖区为南京、上海与江苏,军政财务诸般大事均有过问之权利。
下午2时,在工厂里吃了顿饭之后,两人对工人进行了慰问,随后乘车离开工厂。
“修平如此看重这座工厂,这又是为什么呢?”
黄兴年仅3十岁,自然比不得那些人老成,再加上左念微平日里没架子,说话也就直快了。
“相比于蒸汽机,内燃机体积更小,动力更强劲,未来必将取代蒸汽机在重型机车中大行其道……”战车的项目目前还在策划书上,左念微自然也不方便透露,仅是大致说了说其在农业上的优势。
黄兴倒也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奇怪,两人的话题很快就从工业转移到了农业上。
“最近土地改革的事情有什么眉目了吗?”
工业项目能引进落地的最大前提完成土地改革和普及国民教育。
前者1来能保证土地产生的剩余价值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