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画屏美人 > 第45章 癸水

第45章 癸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谢颐清闻言,敛去面上的温和笑意,沉声道:“你若再说这样的话,我即刻便将你逐去郊外的庄子上做苦役。”

那侍女跟随她也有些时日,知晓她看似和善,实则说一不二的性情,立刻低头讷讷认错。

可是,到底是一心替谢颐清考虑的,她忍了忍,趁着无人,还是压低声问了句:“难道四娘心中还未放下那位郎君?”

谢颐清焚香的动作顿了顿,抬头看她一眼,终是什么也没说,跪在蒲团上,拨动手里的一串佛珠,闭上双眼,默默诵经。

她自然没放下,这一辈子都不会放下。

人人都以为她母亲是患疾病亡故的,实则另有隐情。

十六岁那年,她跟着母亲,在一位堂兄的护送下,从陇西南下扬州,至母亲的娘家探望重病的外祖母。

那时正是夏日,又逢水患之年,扬州虽非水患最重的灾区,但也有许多处河道水位高涨,堤坝不牢。他们抵达的那一日,便遇上了一处堤坝忽然决口。

汹涌而来的江水顿时将沿岸大片土地淹没,不似当地的百姓,提早得了官府的消息,做好了准备,他们乘坐的马车被水拍得散了架,难以前行。

危急之下,连回外祖家求援都来不及。

幸好那时有一位出身军户的郎君带着几位友人打马经过,见状二话不说,奋不顾身地下马,涉水过去,将她和母亲、堂兄,还有十几个家仆救了下来。

就是那一日,她记住了那个郎君。

因着那一次的救命之恩,那位郎君得了她堂兄的举荐,到扬州府做了一名衙役,往后多日,时常与她堂兄来往,渐渐便也同她熟悉起来,直至互生情愫,私定终身。

然那郎君出身太过普通,又靠着她堂兄才当了一名衙役,即便是救命恩人,也无法得到谢家人的接纳。

他自知无望,思虑再三后,偷偷给她递信,邀她在街头相见。

她只以为他打算带着她私奔。多年的教养让她犹豫不决,最后咬咬牙,终于还是带着几身衣物赴约。

只是,她太过紧张,被母亲发现了端倪。赴约的时候,母亲追赶在后,不慎从马车上跌落下来受了伤。

她于心不忍,犹豫一瞬后,掉头回来,带着母亲赶回了家中,未再赴约。

那一日,那郎君在街头等了她整整一夜,夜里下来一场大雨,将修补好的堤坝再度冲垮,汹涌的将他卷走,不知去向。

她后来才知道,他邀她相见并非要带她走,而是自知配不上她,不敢耽误她的终生,想与她最后见一次,将话说清楚罢了。

而夜里下大雨时,他也不是没有机会离开,只是担心她随时都可能出现,生怕她也在雨里,所以不论旁人如何劝他赶紧走,他都一直站在那儿,一动不动,这才被滚滚的浪涛卷走。

说到底,她觉得是自己的犹豫不决害得他丢了性命。

那段日子,她备受打击,整日郁郁寡欢,只后悔当初没有早些出门赴约。

母亲见她这般,担心不已,原本不算重的伤反反复复,始终不好,甚至因回陇西的途中染了风寒,身子一下垮了,没多久便亡故了。

这一切,都是她的错。

这三年来,她从未得到过解脱,唯有每日跪在佛前,忏悔自己的罪责,为亡者悼念,为生者祈福,才能稍感安慰。

这辈子,她不求名利,不求情爱,只盼长跪佛前,洗清罪孽。

至于嫁不嫁给元穆安,元穆安心中有没有别人,她都不在乎。

……

秋芜回到清晖殿时,原本只是有些阴的天空中忽然乌云密布,不一会儿便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雨。

冬日的雨水化作湿润的寒意,被冷风裹挟着直钻骨缝。

海连命人多添了只炭炉,将殿中熏得干燥温暖。

饶是如此,秋芜仍觉得瑟瑟发抖,小腹处也跟着隐隐作痛,似有温热的液体涌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