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章 旧影
子不用操心,长辈们的注意力自然放在另一个孱弱些的孩子身上。嘉顺郡主隐约间知道,弟弟是有些不太稳当的。至于稳当是什么意思,嘉顺郡主一时还没有想明白。大概像她那样,便是稳当了吧?
“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临清公主看见亦安身后丫鬟们抬的东西,便吩咐她们放下。
因为亦安的座屏格外大些,不好装在盒子里,是缠了红绸直接抬过来的。临清公主一眼就看到了上面的字迹,对亦安笑道,“等会行完宴,还要请你替我的书房写副楹联才是。”
一旁侍立的女官面上没有波动,心里却在想,怪道公主前两天让她们带人把书房外的楹联给拆了去,还重刷了一遍漆,原来是为这个。
只是原先的牌匾并楹联都是驸马亲自写的,公主让人把楹联取下来,女官们难得问了第二回,得了公主的明确回复后,才大着胆子在驸马眼皮子底下把他写的楹联摘了下来。
令国公世子还以为自己哪里得罪了妻子,正准备问一问,没想到临清公主转头就对丈夫说,“太傅的外孙女里有一个字写得特别好的姑娘,我打算请她写一副楹联挂在这里,别无它意。”临清公主算是对丈夫解释了。
满朝太傅只有陆望一个人,他的外孙女里字好的,也就只有亦安一个。
令国公世子没看过先皇后的手稿,自然品不出来两者之间的相似,只当妻子突发奇想,便也不往心里去。没见还给他留了“脸面”,好歹没连匾额一齐摘了。
() 不得不说当过陆太傅几天学生,令国公世子的书法比之以往大有长进,勉强能入得眼。只是这也是驸马与公主之间的夫妻趣事,犯不着用书法好坏来形容。
临清公主很高兴,当场就命侍女把座屏摆上。
荣康郡主看一眼屏风,总算知道公主为什么对亦安青眼有加。先皇后弥留那两年,荣康郡主是见过先皇后的。
如果说亦安的书法和先皇后有几分神似,那一身平和的气度,也约摸有三分了。临清公主看的是字,荣康郡主想的却是人。
明明一点儿也不像,却能让人想起先皇后来。
不多时,临清公主请的客人俱到了。
除过秦珂也是官员之女外,其余俱是宗室。
舞阳长公主,临清公主的姑母。
平王世子妃,也是延熹郡王妃。平王是圣人余下三子中最年长的一位,他的长子便是延熹郡王,去岁郡王大婚,选了正妃。
恭王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两位郡主今日相约去探望恭王妃,没有来。
景王世子年未弱冠,还不曾选娶王妃。
说起来圣人一脉子嗣不丰,仅仅是后继有人而已。朝中之所以没有掀起立储风浪,一是因为圣人威权日重,没人敢撩拨虎须。一则便是如今三王子嗣也不算丰盈,万一立了这个,转头再出个意外,那乐子可就大了。
和临清公主走得近的宗室不算多,能被请来的最低也是郡王妃。而宗室里的王妃远不止这个数,只是有些关系远了,素日里只在宫里领宴时见一面,并不怎么亲近。
如今在圣人面前说得上话的勋贵不多,令国公算一个,慎国公算一个,如今慎国公的两个女儿也在座中。
除此之外,还有宣宁侯的长女,广顺伯的孙女。
打眼望去,亦安是一众贵女中,身份最低的一个。但坐在一众贵女中,亦安并未显得格格不入。不挑明了说,谁也看不出来亦安的生母是个姨娘。
舞阳长公主辈分最高,她是临清公主亲自去迎的。
长公主五十出头的年纪,看起来不过三十如许。这是长公主自家人知自家事,她着实不算年轻了。前几年舞阳驸马过世,公主待丈夫孝期一过,也没提改嫁的事。公主儿子已经快到加冠的年纪,便是再嫁,圣人又能挑出多好的妹夫来?索性公主自家过日子,倒比以往更快意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