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给古人直播高中生日常 > 第十八章(三合一)

第十八章(三合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求属于汉郡。材料体现了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是?

A.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颁布推恩令

C.设立中朝

D.设置刺史】

还没有等题说完,刘彻拍了拍旁边的按钮,这题他熟: “推恩令的那个选项。”

负责人: ……

他默默地提醒道: 请说出具体的选项。

刘彻抬头一看: 哦,第二个,朕亲手执行的,怎可能不知。

【此题正确,西汉初期诸侯王只能将封地和爵

位传给嫡长子,尽管在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个人都采取削藩相关的措施,但是等到汉武帝即位时依旧威胁到中央集权,因此在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采取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

深受到诸侯分裂割据之害的东周天子默默地拍拍掌,他们这算是给后人提供一些经验了,看上去后面的制度基本都是沿用前朝,再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改进。

都是跟各位帝王相关的,也没有什么难度啊,不知道后面有没有上升一点难度的题,给这群人整点具有现代特色的题。

现在刚刚开始,题简单也没有问题,希望不要难度直接飙升。

【第三题,请听题:柳宗元认为: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有,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柳宗元肯定分封制的进步作用

B.柳宗元极力反对郡县制的实施

C.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的意义

D.柳宗元认为秦成功之处在于家天下的实行】

大家都将这道题交给这道题的本人——柳宗元,此人记忆力应当是极好的,况且还是他自己写的,所以他肯定是能够答出来。

柳宗元本人回忆半天,也没有回忆出这到底是自己写的哪篇文:“看着十分眼熟,是在下所写,但..…一时间竟是想不起来,时

间已经过去太久太久了。

他看了看,遵循自己的本心,选了一个答案——应当是选第三个,大唐既已推行郡县制,那必不可能觉得分封制是正确的。

【答案正确,此题创作背景为柳宗元被贬至永州,彼时的唐朝藩镇割据,藩镇想要恢复分封制,反对郡县制,分封制论调起头,

这个时候,柳宗元写下这一篇《封建论》,以此来肯定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其实是历史上的必然。】

“咦,原来是在永州写下的,惭愧,就记得永州八记了。”柳宗元抱拳坐下,他看着这道题,感觉有些胃疼,想起来一些不太美好的回忆,完全不想想起当年贬谪的经历。

接下来这道题,好像有一点跟数学有有关系,又好像非常符合..

远处有两个人吵起

来了,一看,便是一个诸侯和后面的一个帝王,就分封制和郡县制这一个问题持有不同的观点,离得太远,只能看得见人影,看不清楚这两个人到底是谁。

分封制非是历史糟粕,它存在便有存在的价值,汝看后人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不也在封一些亲王吗?所以一棒子打死,其实是不可取的!

分封制能够被郡县制取代,只能说明它的确是有些不好的地方,所以对于我们来说,郡县制才是主体,封王只不过次要的,有些人甚至没有实权,因此这件事争论毫无意义!

负责人: “精彩。”

诸侯:那你说说,为什么这般反驳?

帝王:“天子就应该有天子的样子,怎么因为这种事情,而将让皇权低微,诸侯群起?”

旁边默默中刀的一个周天子出来劝架,让这两个人歇一歇,不要在这个地方吵架,影响别的人做题了。你一点都不像一个天子,你说什么?

周天子: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