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君臣裂隙
最重要的还是‘人和’二字,只要百姓拥戴,兵强足食,上下一心,虽处千里平原,也可兴邦,失此人和,虽有山河之固,可以亡国。只要河南百姓支持我们,官军来了,也很容易被咱们击败。关键不在地利,而在人心。”
宋献策见牛金星和田见秀先后都被范青驳倒,便站起来拱手道:“军师,古称‘秦关百二,带砺山河’,自古以来强兵良马多出自西北,西安自古以来就是建都之地,关中拱卫京师。我路过西安之时,曾用望气之术,发现西安确实有了帝王之都的异相,所以建都还是选西安。”
范青冷笑:“千余年来,都城气运消长,变化甚大,先生的望气之术是不是也该与时俱进了呢!”
宋献策气的胡子都翘起来了,“你……你……竟然怀疑我的望气之术?”
范青不理睬他,拱手对众人道:“唐之前,西安确实有帝都之相,但宋朝之后,帝王都不选择西安建都,为何?尤其是宋朝,虽然一直受到辽、金压迫也要选择河南开封建都。这是因为自宋朝以来,中华人口大量孳生,所需物力也急剧增加,京师动辄人口百万以上,所需供应是个极大数目,而粮食、布帛、财赋及各种所需之物,多仰仗东南数省,不能依靠关中,自扬州到开封有运河,自开封至洛阳有黄河,自洛阳进入陕西,则有三门、批柱之险,漕运艰难。东南之财富乃国家所依赖,古今形势变化,不得不如此。”
“而且若说河南无险可守,也仅仅是指开封、豫东一带。洛阳附近颇有险阻,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山、渑池,背对黄河,南向伊阙,地势颇为险要,怎么能说无险可守呢!所以,如果能在河南建立立足地,近可以阻路中原,退可以凭险而守,将来统一天下,南北一家,东南财赋就可以络绎不绝的从运河开封,沿着黄河源源而来,古人云‘洛阳居天下之中’,实非虚言。请闯王一定要仔细考虑啊!”
范青说完,向李自成深深一揖,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眼前经营洛阳是多么的重要。
李自成心中一阵犹豫,他抬头看宋献策,想起他的望气之说,在看看刘宗敏三人,都在轻轻摇头,他们都是不赞同范青的。
刘宗敏道:“军师,我们辩论是说不过你的,但我们都是陕西土生土长的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离不开陕西,我们就是愿意回西安。”
范青差点没被气乐了,这些人还能不能有一点远见?一个以争夺天下为目标的集团,眼界却总是停留在家乡这一小块地方。
范青冷笑道:“各位听过楚霸王项羽定都之事吧,当时关中不像现在这般残破,沃野千里,百姓殷富,当时项羽进入咸阳之后,有人建议项羽,‘关中沃野千里,地势险要,可以用来建都,成就霸业’,但你们知道项羽是怎么回答的,他说‘富贵了不还乡,就好像穿着华丽的衣服在黑夜中行走,有谁知道呢?’这就是‘锦衣夜行’这个成语的由来。”
“后来项羽火烧咸阳,杀了秦三世子婴,离开咸阳,回到家乡楚地彭城定都,也就是现在的徐州。在楚汉争霸的时代,徐州的地理位置远远不如咸阳,当时很多有识之士都对此事扼腕叹息,那名建策的谋士讥讽项羽,说‘人人都说楚人沐猴而冠,现在看来还真是这样啊!果然,不久之后,项羽就遭到了垓下之败,哼,这就与他定都位置不好有关,试想一下,如果他定都咸阳,还能有刘邦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么?只怕早就平定天下了!请闯王借鉴历史,慎重决断。”
李自成沉吟不语,他是知道范青能力的,范青一再固执己见,必有他的道理,难道定都之事真的有如此重要么?
忽然,牛金星站起来,冷笑道:“军师既然了解楚汉历史,当然也应该知道给项羽建策的这名谋士下场,他讥讽项羽,最后被项羽砍了脑袋。你用这个故事讥讽闯王,说闯王沐猴而冠,不怕被砍头么?”
范青冷笑道:“闯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