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兵马十万
兵场地都在练兵,占据了半个山谷。
沿着山谷周围所有山峦之上都插满了红旗,和天际鳞片状的红霞相互映衬,有时候,你都分不清哪是红旗,哪是朝霞。从山谷出来的一条道路上,步兵、骑兵、运送粮秣辎重的骡马车辆扯成一条长线,直到数里之外才分成若干股,向四面八方而去。
李自成在橙红色和玫瑰色交相辉映的霞光中,带着范青还有一群亲兵,去操场上观看部队操练。此时,鲜红的太阳刚从东面山谷上露出一条红色的弧形边,随后露出半圆,照得李自成马辔头上的银饰和铜饰闪闪发光。
李自成骑着马在一个个校场之间的小路上跑过,所过之处,教场上的士兵认出是闯王,纷纷躬身做揖行礼。
闯王笑着点头,道:“你们继续练!”
路过骑兵校场的时候,只见数队骑兵,每一队都有一二百骑士,正来回奔驰。领头都是商洛山中出来的老兵。此时,几乎所有老兵都被提拔成大小头目,安插到队伍中。
李自成笑着对范青道:“当初你的预言实现了,你说商洛山练兵是为了训练军官,所练的兵将来要成为咱们百万大军的骨骼,没有这些骨骼,咱们就是招揽百万大军,也是一群乌合之众,成不了气候。我现在回想,真是多亏当时听了你的话,认真练兵、整顿军纪,否则,哪来现在的精兵强将。”
范青笑道:“蛇无头不行,当初还是你的英明决断,强力推行,把众将的反对、懈怠都给压制下去了,所以李哥才是真正的英明神武,从谏如流。”
李自成哎了一声摆摆手,笑道:“咱们事业草创,离成功还远着呢,这时候就不要学明朝那套世故圆滑的做派,动不动就给我说好听的,戴高帽。你是军师,要是总这么说话,怕是别人也有样学样,咱们就不是起义军,而成了官府衙门了!”
范青哈哈一笑,道:“我说的是真心话,可不是奉承。”
李自成一笑,他虽然这么说范青,但听了范青的话,还是很开心的,英明神武、从谏如流,一般都用来形容君王,他的理想不就是有朝一日推翻大明朝,登基为帝么。他抬头看看东面山峰上,已经全部升起的一轮火红太阳,心中充满的雄心壮志。
又向前走了一段路,只见一个教场上,全都是新兵,这些兵全是步兵,穿的破破烂烂,农民装束,个子矮小,但很强壮,攀爬跳跃之间,特别敏捷。
李自成眼前一亮,笑道:“这些兵是哪里人,怎么这样擅长跳越攀爬?”
范青笑道:“他们是从嵩山来的毛葫芦兵。”
李自成哦了一声,笑道:“我听说过毛葫芦兵,听说他们是嵩山一带的山民,特别擅长爬山,是山地战的好手。”
范青点头道:“是的,嵩山的毛葫芦兵,登封的少林武僧,伏牛山的矿工,是河南齐名的三大兵种,各有厉害之处。如今毛葫芦兵纷纷来投,估计另外两处的兵也不日即到,可见人心归顺,闯王大业将成。”
李自成微笑点头,问:“军师,你知识渊博,这嵩县善于爬山的村民,为什么叫毛葫芦兵呢?这‘毛葫芦’三个字是什么意思?”
范青笑道:“这毛葫芦兵其实是泛指河南山区地区的兵丁,只要擅长攀爬的山民都统称毛葫芦兵,也不止嵩县有,邓州也出现过,不过不如嵩县著名。至于‘毛葫芦’三字的出处,也有几种传说,有人说,他们常在山上攀爬,普通装水器皿不方便,每人腰间就挂一个葫芦,以备爬山解渴之用。还有一说,说他们比较穷困,并无盔甲战裙,一身农民短装打扮,加上身材矮小,体格又粗壮,远远看去,好像葫芦,因此得名。”
李自成笑道:“这名字倒有趣。”看了一会儿,对亲兵李强道:“一会儿,你去老营告诉总管,给这些兄弟都换新衣衫,让盔甲棚快些给他们打造一身合适的铠甲,不管什么兵,到咱们这里都是义军战士,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