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兵临洛阳城
家中,吕维祺在洛阳官绅中名气最大,不仅仅是因为他曾做过兵部尚书,而是他致仕后在洛阳创立了伊洛学院,他亲自讲学,宣传程朱理学,在整个中州都有很大名气。虽然他没有官职,但地方上有什么大事,当地官绅都会向他求教。在关系重大的问题上他比现在的地方官作用更大,明代的乡宦大多如此。
今日,他忧心如焚,背着手在厅中走来走去,厅中十几个乡绅正在把从城内外得来的消息讲给他听,其中李自成在豫中地区,如何行仁义,赈济灾民,尤其是提出了一些关于土地和赋税和口号,更让他心惊不已。
一名乡绅道:“闯贼趁着杨嗣昌总督追剿献贼入川,中原空虚的机会,忽然来到河南,号召饥民,伪行仁义,看来此人确实志向不小,不是一般草寇。现在屯兵洛阳城下,必欲得之而后快,绝不会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轻易撤军。老先生见多识广,能不能想想办法保护洛阳父老。如果洛阳被攻破,李自成羽毛丰满,只怕以后更难制住他的势头了。”
吕维祺连连叹气,道:“我最近日思夜想,十分忧虑,现在看来不是洛阳危急,而是整个河南省,甚至整个中原都要不可收拾了!自从流寇泛滥以来,十多年了,咱们在河南见过的贼寇也有十几支了,但你们见过现在李自成这般的军队吗?其实,流寇烧杀抢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不烧杀抢掠,而同朝廷争夺人心,所以我一听到他们用土地、赋税来鼓动百姓,我就悚然而惊。”
吕维祺拿起桌上的一张闯营散发的传单,连连摇头道:“你们看这些口号,‘吃他娘,喝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均田免赋,五年不征’,‘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这些言论厉害啊!”
在座的乡绅纷纷点头,都觉得这些口号通俗易懂,却又特别鼓动人心。
吕维祺道:“百姓无知,听了这些有关土地、赋税的口号,能不心动?有多少人会因为谋求土地和免税而去投顺,即便没投顺的,也会在心中暗中欢迎。以前只听说过李闯王‘剿兵安民’的口号,哪成想,到了河南之后,摇身一变,仿佛解民倒悬的王师形象了!这不是流贼的作风,这是要反天了!”
众乡绅都是脸色一变,知道吕维祺的意思,李自成这是要和朱家争夺天下呢!
一名乡绅道:“此子其志不小,作风与别的流寇确实不同。听说现在闯贼不杀读书人,还要重用,先前有一名秀才叫范青的,投顺之后被封为军师,献计献策,十分厉害,后来又有两名举人,牛金星和李岩先后投顺,都受到重用。”
众乡绅对范青不大熟悉,只是闻名而已。但牛金星和李岩都是河南人,同为举人乡绅,都彼此认识,还有人是二人的同乡或同学,一提起二人登时议论纷纷,连连感叹。
吕维祺哼了一声,“衣冠败类,日后拿获,必将寸斩不赦。”
这时候,有仆人进来报告,说:“洛阳知府冯大人过来拜见。”
吕维祺连忙吩咐请进,然后立起,整理幞头,对众人道:“各位老先生稍坐片刻,知府冯大人忽然过来拜访,必有重要事情。”说完,便来到前厅。
二人做揖行礼之后坐下,仆人献茶完毕,知府冯一俊立刻拱手道:“老先生,大事不妙了,现在城中人心惶惶,到处都在哄传闯贼李自成的传单,说他如何仁义,如何只杀官,不杀平民,随了闯王就不用交纳钱粮,不再受官府豪绅的欺压。此前据闻南阳城内外的愚民受此煽惑,信以为真,顿忘了咱们大明朝三百年的雨露之恩,纷纷焚香迎敌,成群结队的投顺,还主动给闯贼做内应,结果南阳城不攻自破,土崩瓦解,唐王也已经被斩了脑袋。”:,,,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