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大明朝的税
刘芳亮道:“夫人,怎么处置他?”
高夫人挥挥手,道:“让卫兵先把他带下去,关押起来。”
刘芳亮叫来卫兵,把贺金龙带走。屋内一时陷入安静中。高夫人怔怔的看着灯花,好一会儿才自言自语道:“金龙也算是好汉子,这些年作战奋勇当先,从来没怂过,唉!谁知道竟会做出这样的事来。闯王是很喜欢他的,不管怎样咱们都不能杀他,等将来让闯王来处置他吧!”
刘芳亮躬身说了一声“是”,然后问:“那么现在老营卫队的队长由谁来做?”
“范先生以为呢?”高夫人把目光转向范青。
“李大嗓最合适。”
“他不愿意做将领的,否则就凭他的资格,早就是将军了!”高夫人摇头。
“那么张材呢!”
“唉!太年轻了,遇到事情都没个主意。”高夫人说完,把目光转到范青身上,上下打量,微笑道:“范先生怎么不推荐你自己呢!你们读书人不是有句话叫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么!”
范青怔了一下,苦笑道:“可我才加入义军两个月,功劳也不多,能服众么!”
高夫人笑道:“怎么不能服众?只要你再立几次功劳就行了。咱们义军的首领都是看能力的,不讲究论资排辈,谁有能力谁就领着大伙干事,连闯王都是这么推举出来的,好,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你不用推辞,从现在起,你就是队长了!”
范青推辞不掉,只好拱手谢过夫人,接受了这个职位。
三人坐下,继续议事,高夫人叹息道:“贺金龙虽然犯了罪,但他对闯王是忠心耿耿的。他刚才说的话,其实也是我心中所想,我现在真心想去商洛山,恨不得立刻回到闯王身边。”
范青拱手道:“夫人可曾听说过‘触龙说赵太后’这个故事?”
高夫人笑道:“范先生又要讲故事了吗?每次听你讲故事都有茅塞顿开的感觉,请说。”
范青道:“战国时代,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说,必须让太后的小儿子来齐国做人质,齐国才出兵。可赵太后十分溺爱小儿子,不愿意让他做人质,如此一来,赵国就陷入灭国的危机了。”
高夫人插言道:“这就是赵太后不对了,为了国家大义,何惜其躯,就算牺牲自己都甘心,让小儿子做个人质有什么舍不得的?”
范青拱手道:“夫人深明大义,让人佩服。”他想起在潼关之战的时候,高夫人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引开敌人,让闯王突围,心中不禁涌出敬佩之意。
又继续道:“老臣触龙,危难之时,亲自去劝谏赵太后。他有一句话十分着名,‘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他说为什么赵国所有的封侯,没有传过三代的?就因为他们父母没有为他们计深远,让他们子孙,‘位尊、奉厚’却无功无劳。太后对儿子的爱只是溺爱,并没有真正从儿子的根本利益着想,最终说服了赵太后。”
“这句名言也适用与夫人和闯王,夫人爱闯王,伉俪情深,十分让人感动,但夫人也应该为闯王计深远。闯王现在虽然是在商洛山中缺衣少食,且被官兵包围,但这种艰苦的环境也是对他的磨炼,对义军所有将领和战士的磨炼。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种苦难是上天对闯王的磨炼,让他反思自己如何变得更强,如何把军队训练的更好。”
“如果夫人带着这么少的士兵和物资,急匆匆的回到商洛山中,除了能给闯王一点心灵上的安慰,没有别的用处。而我们留在河南,却是另一番天地,可以攻打山寨县城,收集物资,招收新兵,等将来回商洛山的那天,就是一支全新的军队,全新的闯王,全新的局面。所以请夫人不要囿于个人感情,而从闯王的大业考虑,为整个义军发展考虑,为他们计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