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章
好在都明事理,大面儿上都相处的挺好,天天都是有说有笑的。
杜小雨把窝窝头掰开,真香啊。这个身体不知道多久没吃过东西了,好像饿的都感觉不出饿来了。这一闻到食物的香味,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肚子也跟着咕噜咕噜地叫了。杜小雨把窝窝头掰成一块块地放进嘴里,吃了一个窝窝头后,把另一个窝窝头又放回桌上的盘子里。
等到别的小娃也吃完了饭,杜小雨伸手就捡了碗筷。兰香忙上前拦着:“放那儿,我来收拾,你跟他们玩儿去吧。哎,这个窝窝头怎么没吃?”
杜小雨低下头,小声说:“我吃不下了,大娘,让我来刷碗吧,我能刷干净。”
老三媳妇儿明芳看了看她,问她:“你叫啥名字?今年多大了?”
杜小雨答道:“我叫杜小雨,今年六岁了。” 其实她也不知道自己多大,看看身量,好像四、五岁的样子。她想着说大点,显得自己能干点,能给人印象好点。
明芳把她旁边的一个男孩拉过来,又伸手拉了桂琴旁边的一个丫头,说:“我看你也就四岁,看看我家的有才和二哥家的春妮,都是四岁,看上去比你还大着点呢。” 有才和春妮个子看上去跟小雨差不多高。小身板比小雨可结实多了,特别是春妮,像他妈,圆圆的脸蛋子,看上去胖乎乎的。
杜小雨有点窘,低声说道:“我虚岁六岁,周岁五岁。”
张秀英问:“那你属啥的?几月生的?”
杜小雨心里推算了一下,说道:“猴儿,生日我不记得了。”
张秀英点点头:“那是五周岁,这娃也是可怜,自己哪天生的也不知道,你几岁离开爹娘的?为啥离开?”
杜小雨一时编不出什么合理的解释,脑海中也搜索不到原身的任何记忆,她只好含糊地说:“爹娘把我送给别人了。那人打我,不给我饭吃,还强迫我偷东西。我就藏在一辆大卡车上,跑出来了。后来一路要饭,捡垃圾,就走到这儿了。”
张秀英叹口气,摩挲摩挲小雨后背:“咱家娃儿虽多,爹娘也把他们个个都当个宝儿。这娃也是命苦,爹娘够狠心的。” 几个儿媳妇儿也跟着叹气。
吃过饭,几个小的跑到外边去玩儿去了。小雨不知道该干点啥,就跟着刘兰香。兰香刷碗,她就拿起笤帚扫地。兰香拌了谷糠和烂菜叶子喂鸡,小雨就在旁边看着,把东西放在哪儿,该怎么拌料,怎么喂鸡都记在心里。前几年管的严,人民公社不让各个大队的农民自己养鸡养猪。这两年,很多农户不敢养大牲口,都偷偷捉了鸡自己养着,大队里也就睁一眼闭一眼。
本来生产队长杜建国是坚决反对家里养鸡的,耐不住杜家的几个女人死乞白赖、软磨硬泡地央求着,最后张秀英说了话:“生产队长咋地?生产队长也得给爹娘、给娃吃鸡蛋吧?别人都养,咱也得养。” 一锤定音,没几天,韩桂琴就抱来了一窝小鸡崽儿。养到现在,每天都能收好几个鸡蛋。
冬天的北方,天黑得早,下午三点多钟,太阳就开始往山那边落了,妯娌几个也开始张罗晚饭了。老杜家的三个儿媳妇儿都是勤快的。不像村里有的人家,一家人为了谁做饭,谁洗碗,谁扫地都能闹得不可开交。用张秀英的话来说,力气用了还会长出来,不用白不用,省着那点子力气能干啥?
杜小雨就在灶头间看着三个人忙活,厨房里的活儿她从小就一直干惯了的。只不过新到一个地方,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兰香看她在旁边手足无措,捏着衣角,招呼她:“小雨,帮忙给填柴火吧。” 炉灶旁边暖和,坐在小凳子上填柴火算是个轻省活儿,小娃也能干。
杜小雨一边填柴,一边拉着风箱,把火烧得旺旺的。张秀英看到了,说:“这娃儿有点力气,还能拉得动风箱,干活儿也挺巧。”
杜家的大孩子们陆陆续续放学回家了,老杜头儿和两个儿子也前后脚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