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第77章 1994·春

第77章 1994·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作家征程的第一步。”

傅安洲觉得不够:“那得买酒啊,光拍照吗?”

虎子怕贼,门上有两把锁,锁眼都很小。

他撇开挡光的人,对准天光,使劲捣锁:“店都关了,也不早了,拍张照得了。”

清南区里的居民睡得特早,这个点西宁区还歌舞升平,人来人往,好多小吃街铺。一比较,这里就像个乡下。

傅安洲手搭在顾弈肩上,“今晚还睡这儿吗?”

顾弈手扶上左肩,活动了一下关节:“昨晚都没睡好,肩拧了。”

傅安洲活动活动脖子,“我也是。落枕了。”

两人随口一应一答,说两句有的没的,下午的微妙仿佛没有发生过。

虎子问晚饭吃了吗?傅安洲点头,在奶奶家吃了馒头。

青豆在路上就蹦蹦跳跳,满心满眼都是拍照的事儿。她已经设计好了,有画面了。

门一开,青豆兴冲冲拿起海鸥。

这个相机在顾弈手上只发挥了一半功效,在青豆手上却发挥了100%!现在,青豆已经从只敢按快门的小白,变成熟练拨盘、更换胶卷的操控能手了。

她捏开墙上的开关,又关上,在心里计算曝光程度。

很快,把快门拨盘从1/1000调至B门。

摄影社不是白加入的,那帮师兄争先恐后炫耀知识点。其中一位海南籍的师兄告诉她,B门适合拍暗光线下的长曝光。

虽然学期末,青豆第一次参加摄影社活动,就看出这是一帮好色之徒,不过好色归好色,热情是真热情,有钱也是真有钱。

在市面流传“摄影穷三代”说法之前,青豆就已深刻明白,摄影这东西,真的是有钱人玩的。她小时候身边最有钱的顾弈,也不过拥有国产海鸥。傅安洲喜欢拍照,也不过拥有一台尼康F2。社里有个广州小伙,居然一人坐拥富士尼康理光等六台相机,还玩什么彩色负片、黑白艺术。

青豆瞠目结舌。这人完全扛起了摄影社的半壁江山。

她还没达到艺术高度,只会拍拍彩色反转片。

仅是捕捉一些想纪念的画面,都捉襟见肘。

青豆转动聚焦环,调节透镜之间的距离,找准焦点,通过镜头确认了一下位置,站在门边,厅内打上光,设计他们站在录像厅斜对面的墙边,点燃火树银花。

她开始调度,指挥一个个站好,帮他们理头发、整衣领。虎子还特意抹了点发油,站在墙角的砖头上,心机颇深地要显高。

青豆自作主张在素素头上撒了把雪,又拂掉睫毛上的雪,生怕镜头曝光后眼睛会随雪点糊掉。

顾弈什么也不用,反正怎么都比别人好看,他也知道怎么拍好看。青豆没有画蛇添足,隔空弹了他一个毛栗子。

傅安洲没有站进去,他说他来拍。

青豆怀抱相机,非常抠门:“我来拍。”

顾弈服了她:“庆祝你中稿,你却不入镜?”

青豆一想也是,但还是坚持完成了给每个人装扮的工作,等一人一根,发完火树银花,出现了意料之内又意料之外的事——没有一个人有火。

两个打火机都没油了。北风之下,火轮都要把拇指磨出火来了,火星子连影都没有。

刚安排好站位的人立刻四散,奔至巷子各户人家,在门口鬼头鬼脑。

最后,一家老太的窗台上,他们找到一盒搁着的火柴。拉开纸抽屉,还有弥足珍贵的两根。

在合照有些“正经”的年代,最后雪夜成像的照片一点也不正经,自在随意。

火树银花没有如宣传海报一样,笔直地竖在胸前,大家的眼神也没有望向远方,每个人肩都往自己习惯的方向扭,人也往舒适熟悉的躯体依靠。

从左至右,依次是靠墙推眼镜的朱洋洋,踮脚搔首的虎子,挨头亲昵的素素和青豆,以及不羁的顾弈。

海鸥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