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下聘
的,你平日最是想的通的,怎么今日也恍惚了?照我说,还不如多陪陪睐姐儿,再把这出嫁的日子定的远些。”韩氏听到了,也和陈二奶奶一样说话,曼娘不由把眼角的泪给擦掉,有些不好意思地道:“都是我的不是,一想起来,就有些伤心,可是做女儿的,哪有不出阁的?”
陈二奶奶又是一通安慰,韩氏抬头已经瞧见睐姐儿站在门口,上前把她拉过来道:“快些安慰安慰你娘,这做娘的,真是百般操心。”睐姐儿本是听丫鬟们说,自己的娘已经答应了魏家的求亲,等下月初七,就来下聘,特地过来问问的,此时听到韩氏这样说,不由走到曼娘旁边,伸手拉住她的袖子,什么都没说,只是抬头瞧着她。
这样的小女儿态让曼娘既心酸又感慨,伸手拍拍女儿的手:“罢了,我眼浅,爱落泪罢了。只是你要趁这些时候,多学学怎么理家,怎么做针线,出了门别被人笑话。”睐姐儿本满怀喜悦的,听了曼娘这话,也不由伤心起来,自己怎能只记得心愿得偿,就忘了娘会伤心?睐姐儿伸手抱住曼娘的胳膊,除了点头,再没有说别的,。
曼娘拍拍睐姐儿的肩,这一转眼,女儿都这么大了,就该出阁了,往后等儿子们娶了媳妇,真是该忙孙女了。人这一辈子,就是这样忙完这又忙那,也就过去了。
徐启那边收到了信,徐启也就罢了,新安郡主倒吃了一惊:“我还说京城这么多好男子,吴尚书的公子看不中也就罢了,怎么这悄没声息的,就定了魏家?”说着新安郡主就要前往陈府,好寻曼娘问问,徐明楠正好进来,见新安郡主要出去问了一句就笑着道:“娘我还忘了告诉您,上回姐夫来家里,和我说要去锦衣卫寻人问问这孩子怎么样呢?我都问好了,准备去告诉姐夫呢,没想到就定下了。”
新安郡主听了这话,熄了去寻曼娘的念头,伸手扭住徐明楠的耳朵:“你姐夫让你去寻人问问,你怎地不告诉我?要告诉了我,我去打听岂不更好?这会儿都定下了,还怎么反悔?”徐明楠连连求饶:“娘您放手,这孩子我去问过,委实不错,虽然年纪不大,却很稳重,再说您媳妇不是这段日子胃口不好,我还要去给她寻开胃的。这会儿过来,也是正好想问问您,您媳妇说了,昨儿您送过去的豆沙糕不错,想问问您这有没有?”
听到刘吟梅胃口不好,新安郡主放下手,啐徐明楠一口:“只会把吟梅拿出来做挡箭牌,要不是为了孙子,我才不想理你。”说着新安郡主叫进侍女,让厨房再做一份豆沙糕来,要像昨一样,红豆放少些,绿豆放多些,糖也少放些。徐明楠一一听了才点头:“我就知道娘没有和厨房说清了,今早我让厨房做呢,说不是昨儿那个味,我这才来问娘的。”
新安郡主又白徐明楠一眼,就在那和徐启商量,睐姐儿这定了亲,出阁只怕还要几年,要给她备些什么样的嫁妆才好。徐明楠听着父母在那里商量,不由心生感慨,外甥女都定亲了,不知自己媳妇肚子里的,是男是女,若是个闺女,以后怎么舍得她出嫁?可若是个儿子,又觉得没那么贴心,真是左右为难。
陈府应下魏钰求亲的事,很快就跟长翅膀似地传遍各家。有那原来求亲不允的,不由要议论几句。也有那和徐陈两家关系都好的,接了帖子,等下聘那日前来贺喜。世间事多是如此,也不去多说它。
转眼睐姐儿下聘的喜日子就到,这日按了习俗,是只来吃一顿午饭,也不请戏班子。但睐姐儿在陈铭远夫妻心中的地位人人知道,况且也有人想来看看陈家新婿,于是那日早起,陆续就有人来了。贺客盈门这也是常事,曼娘妯娌们各自招呼着,说着恭喜,睐姐儿是今日主角,也装扮了出来,和众人见面。
睐姐儿本就生的好,今日又喜气洋洋,只觉眉间眼梢都带笑,越发显得明艳照人让人移不开眼睛。今日来的,都是亲友,恭贺之余不免要说几句魏家真是祖上冒了青烟,才定下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