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召唤玩家来三国 > 第84章 严防死守

第84章 严防死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之后,刘备带着诸葛玄参观了水车灌溉式农业,玩家们复刻的珍妮纺纱机作坊,以及黏土烧制砖头的工坊。

用这些砖头与水泥,通过新式建房方法建起来的房屋打了地基,三层楼都不是问题,且不惧怕火攻。

“我正打算在各地粮仓建这样的房屋。”

一天的时间到底短暂,诸葛玄走马观花似的看过,已是做下了留下来的决定。

他对诸葛亮道:“我现在对刘备能抵抗的住袁绍与公孙瓒的围攻有些信心了。”

如果刘备能够抵抗的住,那么他就写信将族人都叫来。

诸葛亮点了点头:“这里的纸价与笔价也出人意料的低廉。”

细观官吏们在外匆忙办公时用来随手书写的笔与纸,都不需要研磨墨锭,只耳朵上夹了一支用木材包裹的炭笔就能做到记录。

各地战乱导致商业不通,本郡的学习资源丰富,说是读书人的圣地都不为过了。来了中山郡的文人就没人愿意再走的。

与诸葛亮说过后,诸葛玄就向刘备投诚,愿意在冀州牧刘备麾下效力。

刘备便让他随赵康一同前往常山,负责常山郡的内政建设。

之后,刘备在三郡进行了一次征兵,由于宣传到位,这次征兵都不需要官吏们主动去找人,壮丁们自发就踊跃前来报名,造成了万人空巷的景象。

袁基父子在洛阳被毁后经历了一番波折,几经辗转而到了中山郡,走入其中就能看见百姓们谈论起郡府征兵之事。

“保卫家园”的念头萦绕在每一位百姓的心头,他们满足于如今富足衣食的生活,恐惧于流离失所的过去,还有前几年混乱大战造成的饥荒。

提到刘备征兵,百姓们群情激动:“州牧终于下令征兵了!我家儿子都去报名了,排了好久的队登记呢!”

“我家老头被刷下来了,可惜啊!”

袁基低声道:“过去谈起征兵令,百姓们避之不及,此地百姓却与各地都不同。是因刘备得人心吗?”

不,不止是刘备得民心,更是宣传上跟进出来的凝聚力。

让百姓们知道,州牧为了什么而征兵,也让兵将们知道,自己征战沙场,除去州牧的命令,更有责任是在保护着什么。

将士成群结队在城中走过,百姓们没有惧怕,没有避之不及,这种信任弥足珍贵,再不抢掠百姓,军纪严明的军队也会引人畏惧。中山郡的奇景究竟是如何诞生的,令人深思。

袁基带着孩子去了官吏处登记,将自己登记为前来定居的外郡人士,并登记自己的特长,据说衙役会帮他们这些登记特长的外郡人士找到工作。

郡府正在大发展,生产力在增加,物资在增长,人却仍不够用,袁基很快就得到了一份工作:“那你识文断字,懂得典籍,不如报社面试看看。”

袁基温文尔雅,好奇地问道:“报社是做什么的,我该如何去?”

“东街往右拐走到文化路可以看见报社的招牌,注意看路标与箭头指向,如果不认识可以问一问路过的人。”

袁基初来乍到,看哪儿都觉得新鲜,待到达报社,见那儿成堆的往期报纸,更是见猎心喜。

这里不仅有土著投稿的名家大作,还有玩家们刊登的新鲜文章,有的逗趣,有的令人耳目一新,有的引人深思,还有的吸引人手指发痒,恨不得也写一篇来投稿。

袁基还没去投效刘备前,被吸引来了报社面试,这一面试就陷入了报纸的海洋中,乐得每天都坐在报社里吃瓜看戏,知道了天南地北的许多小道消息。

他歇了去投效主公征战天下的心思,因为新员工入职,报社还帮他的儿子安排了上小学。

昔日世家大族培养出来的优秀文人,隐姓埋名在中山郡过上了寻常百姓的日子。

没有太仆官职,没有了过去的安国亭侯爵,没有奴仆美婢环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