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家有饿郎:囤粮种田好悠闲 > 第三十二章 土豆月饼

第三十二章 土豆月饼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土豆月饼

徐镇长所要宣布的事情,和江岁安预料的一样,以后坊市一律使用铜币和银钱来替代白米进行交易,此政名为“铜钱令”

消息一出,老百姓一片哗然,纷纷议论。

徐镇长让大家稍安勿躁,新铸的铜钱,每家都能白领一千文,旧铜钱的话还可以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来兑换新铜钱,老百姓不会吃亏。

能白得一千文铜钱,还能把以前旧的铜钱换成新的继续使用,傻子才拒绝呢。

于是,纷杂的议论顿时转向,人人都在说徐镇长大方,没有一个人不愿意。

即便偶尔有些反对的声音,也被那些想占便宜的人给压了下去。至于大部分的老百姓,对他们来说,手里多一千文铜钱,比什么都实在。

不过江岁安却担心!徐镇长这么大方,会不会还没发行铜钱,先亏光了。

因为江岁安卖了几批土豆,换回来的铜钱和银子仍然有限,跟徐镇长兑换过之后,她的手上也不过只有一万多两。

这钱看着多,可要是放到镇上去,别说一人一千文,就是一人一百文她也给不起,不知道徐镇长是怎么打算的。

就在江岁安担心的时候,于成告诉她,其实早在两个月之前,徐镇长便在东风镇外发现一座铜矿和一座银矿,消息一直被压着,除了徐镇长之外,只有于成和差役队的两个徐镇长的心腹知道。

江岁安顿时明白,徐镇长发现铜矿和银矿之后,一定就开始有了意愿,要让铜钱和银子取代白米。

这样,他有铜矿和银矿在手,又有江岁安利用土豆回收上来的大量铜钱,同时还有民众一比一换回去的铜钱,可以重铸,对于徐镇长来说,这波不亏。

江岁安不由佩服徐镇长的深谋远虑,让于成多多跟徐镇长学习。

于成欣然点头同意,其实徐镇长不过比于成大十岁

,但是眼光和决策力远在于成之上,就连齐老先生都说,徐镇长这个人非常聪明,心术智谋极其高明。

跟着徐镇长之后,于成学到了很多东西,眼光和眼界都开阔了许多,看事情的格局也广阔了许多。

于是,镇上平静而顺利的从白米交易,过渡到了以铜钱交易。

坊市更加生机勃勃,因为铜钱比白米在交易和流通上更为方便,保存起来也更加方便,大大的减轻了商人们交易的难度。

不过也有人十分不高兴,比如买下了同喜客栈的李家。

李家来的时候,虽然也是一路逃过来的,可是家丁人数众多,甚至还有一只完整的护卫队。护卫队中也有能人异士,不亚于整个东风镇的差役队。

这些人护送的财物,并非金银,大多是粮食和各种蔬菜水果,还有药材之类的。

李家的家主,原以为凭借这些粮食药材和蔬菜水果,能够在东风镇继续奢华的生活。可是没想到才来不

久,徐镇长便推行了铜钱令,这让李家的家主十分不高兴,要见徐镇长。

徐镇长倒也不怕,亲自见了之后,利索地说了自己要推行铜钱令的目的。

李家的家主恐吓威胁,徐镇长不为所动,态度虽然谦卑,却也十分坚决。

铜钱令必定要推行,若是李家家主觉得吃了亏,便把自家的东西卖出去,换成铜钱便是,其他的没得商量。

据说徐镇长离开之后,李家家主发了好大一通火,可这仍然没能够阻止铜钱令的推行。

虽然李家后来抢着时间,把粮食蔬菜水果甚至药材都卖出去一部分,可比起原先的收益,还是减少了三成。

铜钱令推行之后,江岁安卖土豆的价格降了下来。

本来新旧铜钱比就是二比一,她已经多收了一倍,所以换成新铜钱之后,改为只收一半价。二来土豆在镇上多了起来,不再是稀罕物,所以价格稍降了一点

只是土豆的价格虽然降了下来,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