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林琅成亲回京城
为贾家大概是林家在京中最为重要的姻亲了,往日必是要时常来往的。
特别是见到了自己那个年仅七岁的小姑子,长的小小的,但是极可爱,小小年纪便谈之有物,可见不俗。因这是丈夫唯一的嫡亲妹妹,庄氏自是不敢怠慢,好在黛玉也不是不好相处的人,对真心对她好的人也是回之以真心,姑嫂两个很快就熟稔起来。
贾母见状心里安心了不少,她的阿缘只有这一双儿女,她自然是希望自己的这一双外孙、外孙女能够好好的。虽说阿佑对自己的外甥、外甥女也是极为看护的,但到底隔了一层。
如今见到黛玉和她嫡亲的嫂嫂相处得极好,贾母方才安心,日后她的玉儿想是不会受委屈了。
因为林琅作为探花,被圣人点了翰林院编撰,又成了亲,也算是个能够鼎立门户的男子汉了。因此,林琅再在贾家住下去便有些不合时宜了。
好在,在林琅过了会试之后,贾攸便考虑到了这一点,早早地便派了贾家的下人协助林家下人将林府先清理了一遍,不论是收拾整理还是通风透气,都早早做好了。
对此,林琅对小舅舅自然是感激不已。
他此行前来贾府,一是为了让自己的妻子先见过诸位长辈,另一层原因也是为了要搬出去。
贾母虽然有些不舍,但是也明白这是必须的,但是对于林琅想要将妹妹带回去的做法,贾母却是否了,说道:“你们两个小孩子家家的,哪里知道这么教养孩子,玉儿还是呆在我身边好。”
林琅素来疼爱妹妹,黛玉可以说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他看着妹妹从牙牙学语到亦步亦趋地行走,不知费了多少心血在妹妹身上。但是他也知道,妹妹在外祖母身边教养对她更好,毕竟是国公夫人呢!便是母亲未在身边,将来也无人敢质疑妹妹的教养,因此虽然不舍,但还是将黛玉留在了贾府。
只是他到底挂念妹妹,时不时便叫妻子接了妹妹回家。贾母对此倒也不反对,玉儿将来的依靠便是瑾哥儿,如今兄妹两个感情好,她自然是相当乐意。
庄氏对此也不反对,一来她自己就是个温柔和善的性子,不是那等挑拨兄妹关系的恶毒嫂子。
二来她算是嫁到了京城,往日的手帕交、闺蜜多在江南,平日里除了和一些丈夫的同僚夫人交际到也无甚大事。但丈夫的这些同僚夫人,有些岁数都和她母亲一般大了,感觉颇为不自在,还有些不知所谓的,带了些什么娘家表侄女到她面前,也不知道是安了什么腌臜的念头。相比之下,倒还不如带着妹妹玩呢,虽然黛玉年纪小,但是细心体贴,两人到还有些共同话题。
三来,林府家规森严井然,平常只要按着规矩来,作为林家在京城的当家太太,她自然也是无甚要事。
黛玉在贾府过得有滋有味的。
她又不是无父无母在贾家寄居的客家小姐,与之相反,她父母双在,父亲正三品高官,兄长也是极有出息的,又疼爱她。虽将她放在荣国府,但是嫂子时常来接她回家,自然无人敢小瞧。
况府里的三爷贾攸虽不能常来看外甥女,但也是把她记在心头的,时常从外边带些东西回来给黛玉。但凡是瑄姐儿有的,黛玉都不会落下。比之隔房的几个闺女,贾攸对这个姐姐的女儿,算是极为看顾的了。
当然,从贾攸的角度来看,大房二房的两个闺女都是庶出,和自家嫡亲的女儿自然没法比,也自然不能和姐姐的嫡亲女儿相提并论。那惜春虽是嫡出,但是到底是东府的闺女,和他攸三爷隔了一层,便也不大放在心上。就重视程度而言,他还是更看重自家瑄姐儿和黛玉。
又有贾母和苏氏,爱屋及乌之下,对贾敏这个幼女十分关照,不让受一点委屈。
再加上贾家自从小张氏管家之后狠狠发作了一批不干实事,平日里只会喝酒胡吣的婆子,贾家下人也算是懂事了不少,对黛玉那是殷勤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