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独家
,一簇一簇的,长得可旺盛了。
.
齐明瑜转来转去,颇感自豪。
心想,在和平年代里,部队上按部就班的事务不多,他除了搞战术演练之外还成了种菜好手?
.
*
到了九月上旬,第一茬豆角下来了。
除了自家吃的之外,椿芽给江大姐和祁苏彦也送过去一些尝尝鲜儿。其余的,就准备晒干豆角儿。
.
这豆角奇怪得很,一茬一茬的老得很快,只要长成了上午还嫩着呢下午就老了,下手一定要快。摘豆角的时候,果果和阳阳也跟着下了地。两个小家伙头戴草帽,穿着长袖衬衣和长裤子,椿芽怕伤着娃娃,还让他们都戴上了线手套。齐明瑜对娃娃们干点轻活儿也很支持,现在就提倡这个,不能把娃娃们养得太娇气了。
.
人多力量大,小半天功夫就摘了一大筐子。除了送人之外,剩下的得赶紧处理了。
.
趁着星期天,椿芽和明瑜就忙乎开了。先把豆角洗干净,烧一锅开水焯豆角。捞出来晾干之后,就挂在绳子上晾晒着。这都是跟娘学的,冬天里把这干豆角儿拿水一泡,炒菜、炖菜、蒸菜、下面条都很好吃。不过,这个菜趁油水,没有荤味搭着就干巴巴的没啥滋味了。可现在想弄点大油太难了,还得想想别的法子。
.
椿芽就跟明瑜说:“哎,只要部队上不管,咱开春就孵一窝小鸡,有菜叶子吃着,养到秋天应该没啥问题,到时候把公鸡都杀了,母鸡留着下蛋,足够咱一家人吃的……”
.
齐明瑜知道这么做有风险。那政策一会儿松一会儿紧的,看看报纸上去年还在“割尾巴”,今年又提倡搞家庭副业了,到了明年会咋样?还真不好说啊。不过,为了娃娃们的营养就冒一把险吧。
.
收完了豆角,接下来就是青茬萝卜。
.
这萝卜埋在土里能存放好久,椿芽和明瑜打算慢慢吃。就先扒出来一些洗干净之后,切成长条儿晾成萝卜干,再和着调料面和食盐揉一揉,埋在瓦罐里密封着。吃得时候用干净筷子夹出来一些,淋点熟油,就是上好的下饭菜。只要那罐子里不见油气,就能吃一个冬天。还有那萝卜缨子也能晒成干菜,吃得时候泡一泡,再拌了干面上锅一蒸,营养价值可高了。
.
赶在这个时节,家属区里也忙乎开了。
.
家家户户都有了收获,拔萝卜的、晒干菜的,到处都摆满了簸箕,就连空气中都飘着一股子萝卜味儿。椿芽心说,只要大家都弄就显不出他们家了,明年养鸡时也鼓动一下。要说,随军家属们大都来自农村,论起干农活搞养殖都是一把好手,如果不是讲政治只怕早就动手了。
.
除了这些小打小闹的,部队上的菜园子也喜获丰收。
.
后勤处的吕处长乐颠颠的,指挥着战士们把吃不完的青菜萝卜都晾晒起来,说是冬天里熬大锅菜吃。那养猪场也多了不少饲料,那圈里吃得是膘肥体壮,就等着年底杀猪吃肉呢。
.
椿芽跟明瑜偷偷地说:“咱部队上就这点好,受外界影响较小。再说,要想减轻地方上的负担,唯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
这时候,秋收工作也开始了。
.
椿芽很关心收成,可从报纸上和广播里却看不出什么名堂来。现在地方上不敢“放卫星”了,“浮夸风”也被刹住了,可报喜不报忧却成了常态。梁部长来省里开会顺便拐到部队上看看,见了她和明瑜就说了几句。
.
梁部长说县里派人下去做了调研,总体来说秋粮收成不如往年,有几个公社有亏空怕要拿新粮来填补,可咬咬牙还是能挺过去的,怕得就是省里或专区胡乱调粮食,搞得下面也没办法。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