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独家
工员给算错了自家吃亏,脱盲率也达到了八成以上,这可了不得啊。
说起来,“扫盲脱盲”是新政权成立以来的最大成就之一。不过短短几年,全国脱盲率就达到了80%以上,“消除知识差距、提高人口素质”也一直延续了下去。
*
趁着下午,一家人结伴去了镇子上。
过年了,街道上冷冷清清的,店铺大多关了门。椿芽和明瑜把孩子们放在家里,让大林看着,就提着礼物去了李社长家。
李社长也就是李区长,改成公社后这称呼也就跟着变了。见椿芽和齐同志回来了,就呵呵笑着,还是像过去那般爽朗。赵主任端了茶水出来,也很热情。她就是李社长的爱人,管着整个粮店,平日里也挺照顾姜茂山两口子的。椿芽明白这一点,这趟回来也是想过来看看,好好感谢一番。
二人坐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见时间还早,就提着东西去了姜红梅家。说来也巧,姜红梅刚从村子里回来,还笑着说:“刚去了家里,听说你们去镇子上了就急急忙忙地往回赶,怕错过了……”
红梅姐还是那个性子,有啥说啥爽直得很。椿芽就喜欢她这一点,跟她也说得来。虽然两年未见面了,可一点陌生感都没有。这是她少女时代最好的朋友,也有着过命的交情,椿芽很珍惜这一点,还邀请红梅姐带着家人去省城逛逛。姜红梅笑着答应下来,说有机会了一定过去。
*
在家里住了两个晚上,又要离开了。
初二一大早,椿芽和明瑜就带着孩子们踏上了归程。
那邮车是早就说好的,还拐了弯进村来接他们。徐秀兰见椿芽跟孩子们都上了车,那眼圈就泛了红,才来家没两天又要走了?姜茂山也舍不得,可单位里就要上班了,哪能一直呆着?他和椿芽娘是个长辈,就站在院子门口目送着。
姜老爷子在屋里没出来,可一直站在窗前朝外瞅着。姜老太太烧了三柱香,嘴里念叨着平安之类的话语。还跟老爷子说等天暖和了,就让阳阳和果果回来看看,她就喜欢小娃娃。
大林和二林随着马车走着,一直出了村口才停下了脚步。乡亲们出来送行的也不少,那些娃娃们就跟着马车追着跑,直到看不见踪影了才一散而去。
人一走,院里又安静下来了。
没有阳阳大呼小叫的,就像少了好些似的。徐秀兰半天不能适应,就去椿芽屋里站了站。她跟椿芽爹说:“等到退休了,咱也搬到部队上去,天天跟娃娃们在一起……”
姜茂山咧了咧嘴。心说,估计真去了也呆不长,家里还有一大摊子事呢,哪能光想着自己?
*
一家人搭乘邮车赶到省里时,天已经黑透了。
总务科安排了吉普车来接他们,通信员小赵也跟着过来了。到家时已经八点多了,阳阳睡着了齐明瑜就抱着他,等被窝暖和了才让小家伙躺进去。第二天,齐明瑜去单位值班。椿芽还能歇两天,就把家收拾了一下,还把娘给备的蜂蜜干货都收了起来。
短暂的假期就这么过去了。
单位里一上班,过年的气氛就淡了不少。椿芽像往日那般忙碌着,齐明瑜每天提着个公文包去部里,不是开会就是围着沙盘做讲解,和他当年做教官的想法倒是不谋而合,热情也跟着提了起来。
到了三月里,户籍核对工作开始了。
按照条例孩子的户口随着母亲。齐明瑜是军籍,果果和阳阳的户口就随着椿芽落到了市里,不过家庭地址依然是营区驻地,那门牌号码是统一的,外人倒是看不出什么名堂来。
户口一转,粮食关系也跟着转了。这么一来,果果和阳阳就上了粮本,跟椿芽在一起。好在部队上有照顾,俩孩子在托儿所里跟其他娃娃一样,就是每月得交一些粮票。因为托儿所上午和中午都管饭,还有牛奶和饼干供应,比大人吃得都好。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