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2 章
金鹂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这酒菜都带上了,连不醉不归都说了,想想也知道这姑娘到底要做什么。
苏溱跟着进了客厅,厅里边挤挤挨挨的坐了许多人,一看见她近来,齐刷刷的将目光转到了她的身上。
苏溱半点也不怯场,笑着一一问好,还掏出两个自己做的小玩意,逗得两个小孩子眼睛一直跟着她转。
把小青蛙放到孩子手里,苏溱定定的看着金祖母,说出一句经典名言:“这位夫人我见过。”
原本还紧张的很的金祖母一下笑了出来,“你从哪里见过?我倒不记得见过你。”
苏溱笑了,说道:“我一见着夫人,就觉得好像见着了我的奶奶一样。您和她长的可像了,倒像是我们一家人似的。”
“是嘛?孩子你过来,到我身边来,你叫什么名字?”金祖母拉着她的手问道。
“我姓苏,名苏溱,百谷溱溱的溱,家里是永宁府齐县的。”苏溱顺从的走了过去,在金祖母身边的花凳上坐下。
金祖母:“当真是有缘的很,我也是姓苏的,你家是齐县哪里的呀?你们齐县的大老爷,还是我们老爷家的人呢。”
哎呀,看来这位老太太也在猜疑啊,那就好办了。
“您是说钱大人吗?我记得他,他还到我家住过。他家里的老夫人、夫人和钱姑娘我都见过的。”
金祖父摸着花白的胡子说:“钱大人可好?”
“他好不好我不知道,想着应该是挺忙的吧?”苏溱的语气里多了几分随意,不是她说大话,她觉得要是回去了,怕是钱大人来巴结她,也轮不到她去巴结钱大人。
见她语气这般随便,堂上几人脑海里又产生了一轮新的猜测。
金祖母不动声色的将话题重新转移到苏溱身上,“你这名字倒是有意思,可见家里是花了大心思的。”
苏溱十分上道的说:“我这名字是一位族叔帮忙起的,他是个童生,叫苏安。您别看我大伯叫苏礼,爹爹叫苏福,就觉得这名字是他们两起的。”
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关系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名字亮出来。
金祖母越发肯定了,她那个时候也是十岁左右,早就记事了,即使这么多年没提起过,却从来没忘过。
她正想继续问,陆家老两口就过来请人用膳去了。
苏溱落落大方的坐下,对旁边的金祖母说:“我听奶奶说,她从前逃荒的时候,路上吃到过一个再好吃不过的菜团子,我今日特意做了,夫人等会尝尝?”
金祖母笑着说道:“是要好好尝尝才是。”
苏溱今日带了不少东西过来,独独这菜团子一直在扫雪手上拿着。
她打开小巧的食盒,里边是四五个婴儿拳头大的菜团子,“这东西做的粗糙,味道怕是也没做好,夫人不要嫌弃才是。”
“菜团子就该这样做,我可要好好尝尝才是。”金夫人笑着夹起一颗团子,放进碗中。
苏溱不忍直视的转开脑袋,这玩意,为了尽可能的符合当年的那个团子,她连野菜都没怎么清洗,更谈不上放什么油盐了,用的还是粗糠,想也知道有多难吃。为了保证能吃,她还特意煮了许久。
金祖母才咬了一口,泪水便溢出眼眶。
金祖父实在是好奇的很,忍不住夹了一颗,狠狠的咬了一口。
……好粗的沙子,他也想哭了怎么办?想他虽然是做下人的,当真是没吃过这么难吃的东西。
“让你见笑了。”金祖母放下筷子,擦干脸上的泪。
她虽然时不时就会想起离开父母前的最后一顿饭,但是今天吃到,一点香味也察觉不出来了,泥腥味和苦味倒是吃出来了。
苏溱也跟着放下筷子,“我奶奶说,当年逃荒路上,连树皮都扒下来吃了,能吃到拌着粗糠的野菜团子,都算是难得的美味了。她说当年统共才两个团子,一家五口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