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重回80之大时代 > 第一百六十一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低温防腐工序!”李铮沉声说道。

刘思朝闻言,思忖片刻点点头。

虽然知道了技术流程中缺少的步骤,但是第九实验室尝试了无数种现有的低温防腐配方,没有一种能够达到他们实验的要求,换句话说,他们的实验卡住了。

这一卡,就卡到了1986年。

期间梁哲飞过来两次,因为李铮还处于项目研究阶段,两人根本说不上两句话,李铮真觉得梁哲没找他分手,绝对是真爱。

1986年1月,赵德培亲自上门“警告”李铮他已经缺课很久了。华清有规定,无论多大牌的教授,一个月一堂课是必须保证的,当初李铮与华清签订的聘书里也有这一条,但是李铮这段时间被这个项目弄得晕头转向,根本忘了这一茬。

而华清领导层们也全身心投入在华清奖的设立上,也没顾得上,这不,稍稍空闲下来,赵德培就找上门来了。

李铮揉揉自己的太阳穴,“好,您安排时间。”他这样回答道。

于是第二天上午,李铮站在了教研楼一楼教室的讲台上。

教室里密密麻麻坐满了人,还有不少人自带小凳子坐在教室的过道上。

前面几排坐的都年纪偏大,有脸熟的也有陌生的,大概是华清及其他学校的教职员工。对了,李铮上次公开课整理讲述的资料已经由华清大学教育出版社校对完毕,并于85年年底正式出版。

它被华国科研研究院列为生物实验室指定用书,华国许多大学的生物系也将其列入了教材名单当中,这本《生物研究指南》也是这回教室里座无虚席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铮有些心虚地摩挲了一下自己手腕上的手表,比起上回,他这回可是什么都没准备,讲什么呢。

看着前几排同事们桌面上摆得整整齐齐的笔记本,李铮眯了眯眼,还是得讲点有内容的。

他熟悉的,有内容的,能现在不做准备当场讲下来的,那便只有现在正在进行的“延长器官储存时间”的课题了。

“我们今天这堂课探讨的是第九实验室现阶段的实验项目,器官储存。”

“相信大家对这个课题不会陌生,毕竟UW溶液和CH5溶液之争在去年闹得沸沸扬扬。今天我要讲的,正是这个项目的第二阶段,心脏的无限时储存。”

教室里立刻想起了一片窸窸窣窣的讨论声,虽然早在当初芝加哥电视台的时候,李铮就提过这个概念,国内媒体也转载报道过,但是普通民众看问题,和专业人士看问题的深度还是不一样的。

前排的一众专家学者一听就意识到了这个课题代表的意义,心脏是初大脑外人体最精密的器官,心脏的无限时储存的成功,意味着器官储存将进入永久时代。

“李教授,这真的是现在的科技水平可以做到的吗?”第二排的一位中年人忍不住问道。

他是燕大的生物学副教授,昨日听说华清的李教授要上课,燕大的生物系瞬间炸开了锅,一众教授连课都不想去上了,花了整整一天讨论他们要不要去华清听课的问题。

他们想不想去,当然想了,但是华国人爱面子,华国学者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华清和燕大虽然是兄弟学校,但两校同在华京,又同是华国数一数二的学府,这竞争关系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他们堂堂燕大教授,去听一个华清讲师的课,这也太丢份了!没错,虽然华清众人都称李铮为教授,但是按职称来讲,他还就只是个讲师而已。

但是不去!那怎么行!

《生物研究指南》他们也看了,这本书几乎把生物学从成立起到如今的发展历程捋了一遍,按大类将其生物学史上的重大实验项目一一列出,分析其实验流程技巧,归纳总结。

这群燕大教授这么一遍看下来,说受益匪浅还是低估了它的作用。

万一那位李铮教授还藏着些什么,万一华清那群家伙敝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