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第 403 章
还说这种话,一时间便气性上头。
所有人都在为大周的存亡忧心,唯有墨珣还在这里说笑
越国公越想越气,厉声喝道“这个法子不行皇上已经派人去过了,人就再也没回来”
这件事,牵复帝并没有拿到明面上来说,但他们几个老臣是知道的。
尤其是,鸿薪王写的密折里还提到,被牵复帝派去行刺的人已经被雅砻杀了,还将头颅悬挂在高杆上。当时前来叫阵的雅砻大将还嘲讽大周,说是大周打仗打不赢,只知道使这些下作手段。
就因为此时,征西大军之中,士气一度低迷。
尽管大家都知道“胜者王,败者寇”,但这事儿确实不怎么光彩,更别提这么被人甩到明面上来了。
简直就是狠狠地扇了大周一个耳光。
牵复帝不敢将此时堂而皇之地说出来,主要也是为了考虑民众的心情。
刚才,越国公的声音骤然拔高,但这会儿却反应过来,自己这是在迁怒墨珣了。“皇上派出去的都是暗卫中的精英,他们尚且不能成事,你”
越国公这么说着,突然回过神来,眼睛立刻瞪圆了几分,“你想自己去”
墨珣见越国公总算是答到点子上了,这便点了点头。
本来墨珣就想自己去,如果只是简单地提出一个“行刺”,就想得到“郡公”爵位,那这个爵位未免也太好得了吧。
“你疯了不成”越国公径直站起了身子,指着墨珣骂道“你是读书读傻了,还是想爵位想疯了那些精英都没能回来,你一个文官,去了能顶什么用”
墨珣也不吭声,由着越国公骂。
越国公的性格就是这样,如果墨珣一味地跟越国公犟嘴,越国公只会越骂越大声,根本听不进墨珣说什么。
但如果能让他安静下来仔细想想,定是能想通的。
墨珣觉得,牵复帝将所有关于军中的消息全都捏在自己手里不肯示人,却又想让民间有识之士出谋划策,这点确实很难。
像墨珣这样在朝为官的人,尚且都不知征西大军与雅砻的情况,旁人又要从何得知
就如同刚才越国公所说的“行刺”如果不是自己今日提出了这么个想法,恐怕永远都不会知道牵复帝曾经派人去行刺过诨右图了。
不了解情况,给出的任何策略都是很容易不符合实际的。
墨珣想着,如果自己真的要做点什么,还是得亲自到玉门关去看看。
至少得像鸿薪王那样,在边关呆上一段时间才行。
就在墨珣沉默得期间,越国公一个人说了许多。他一开始是怒气冲冲地呵斥着墨珣,但墨珣面上虽是恭敬,可实际上却是左耳进右耳出的。现在倒好,越国公的语气已经放缓了下来,从原来的呵斥变成了劝阻。
“孙儿虽也在朝为官,但却只知道大周现在的局势不容乐观。”墨珣见越国公已经没有刚才那么气了,这才苦口婆心地劝道“而究竟如何不乐观前线又发生了什么事玉门关什么样儿这些孙儿都一概不知。”
越国公一听,忙打断了墨珣的话,“你既一概不知,那还想当然”
墨珣摇头,“孙儿的意思是,孙儿为官尚且不知,那百姓又要从何得知”
“皇上虽张贴告知,遍寻有识之士,可究竟何许人才叫有识之士”墨珣指着被两人摊开在书案上的那一摞摞纸,“看了这么久,可有一份合适的”
“这些都不符合大周的情况,但也不能说他们言之无物。”
“皇上将机密要闻全都摁住了。”说着,墨珣的表情就变得痛心疾首起来,“孙儿知道皇上是担心引起恐慌,但说句实话,朝中的文武百官,没有亲历战事,没能抵达前线,就在京里干着急罢了。皇上诚招有识之士,这个心是对的,但又让朝中文武百官来审稿”
墨珣轻笑了一声,“祖父且说说,我们这是在做什么”
越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