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第 169 章
座。”
一众考生此时方才又坐回到案前,等候发卷。
这会儿与在贡院时不同,贡院中有各自的号舍,并未有这么多人盯着。再加上太和殿整个装潢与构架都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周遭亦是鸦雀无声,平白增添了不少的紧张气氛。
墨珣的位置靠前面,自然也比别人更早地拿到卷子。但是没有宣和帝的发话,就算拿到了卷子也不能随意提笔。
从刚才宣和帝进殿至今,墨珣都没能抬起头来看宣和帝一眼。他心中还记挂着赵泽林曾经提起过的“宣和帝变胖”一说,有心想看,却仍是按捺下来。等到殿试结束了之后,想来应该是还有机会的。
此次殿试仅考策论,却与乡试会试时不同:乡试、会试的策论题,题目短,且答案只需写几百字即可;而在殿试之上,每道策论题题长便有数百字之多,答案更是需得写上上千字。
与此同时,殿试的卷子不经誊录,均由考生自己书写。
因此,参加殿试的考生,在书写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必须使用正体,字要端正、清晰、体大,不能随意涂改和勾线。
殿试只考一天,时至日暮交卷②。等考试时间结束之后,由受卷官喊话停笔,考生无论作答结束与否,都要将手中的笔放到笔搁之上,双手则自然下垂放在腿上,不能再碰案上的试卷。
殿试亦可以提前交卷,若是有考生提前答完了,那可以自行将卷子交到受卷官手上,受卷官检查过之后会给考生发放一个牌子,考生便可离开考场了。
等到受卷官将考生的卷子收起来之后,需得在所有的卷子上加盖有受卷官衔名的戳记,以作责任制。每十卷为一封,送到弥封所,由弥封官处理③。
弥封官拿到士子的试卷之后需要进行糊名、编号,同时也要在上头加盖戳记。
在这整场廷试期间,宣和帝不见得会一直坐在太和殿上,毕竟整场考试时间这么长,宣和帝能够时不时出现一下,就已经能算作是十分重视科举教育了。
更何况,所有考生拿到了卷子之后,都在冥思苦想答案,埋头奋笔疾书。谁有那个闲工夫,分神去盯着是否还坐在龙椅上?是不是有中途退过场?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