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73章
吃的牛奶糖和橘子糖,江米条也是崽子们的新爱,金灿灿的,表面裹满白糖,咬一口嘎嘣脆,又香又甜。
来了县城少了啥也不能少了肉,姜四掏出肉票,割了两斤肉,另要了两个猪大骨,看豆腐坊的豆腐冒热气,也买了两块。
老太太在前头走,姜四小包扛大包还不忘了搀着老母亲,“娘,东西买齐了,咱回吧?”
“回,县城再好也比不上自个儿家舒坦。”
说是忙乎了一上午,其实现在才十点,早上娘俩走的早,六点钟就从家出发了,骑着自行车来回不到一个半小时。
母子俩到家的时候,刚到晌午,大溪村家家户户都准备烧饭,炊烟袅袅的小山村坐落在翠野的山坳中,宁静又安详。
沈荷离家也才不过半天功夫,就觉得自个儿好像离开好长时间了,一看到熟悉的小山村,心里那个亲切感就别提了。
不光老太太这么觉的,今个儿一早,老姜家一家子送了老母亲跟小四出了门,一家子干啥都没精打采,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没有个主心骨儿。
就说陈秀英妯娌仨吧,家里没有干粮了,妯娌仨一个揉面,一个添水,还有一个要在灶膛跟前烧火。
姜大兄弟俩临出门,妯娌仨还在揉面,等到下工回来,这仨当妈的咋还没把今个儿的二合面馒头蒸出来?
姜二放下锄头,往灶房里探头看了一眼,嘿,面盆子里的面团还在,人不见了?
哥俩在家里寻了一圈儿,在老母亲平时最喜欢带的小菜园里找到了妯娌仨。
哥俩就问上了,“不是,你们不蒸馒头在这干啥?”
“唉,娘不在家我们蒸馍馍都没劲儿。”
崽子们也懒懒散散,一个个撑着小下巴坐在板凳上,望着院门等奶奶回来。
行啦,一家子也别在家里等着了,干脆一块儿到村口等着吧。
这不,姜四刚骑着自行车出现在村口竹林小道上,眼尖的蛋娃儿就扯着嗓子喊起来了,“我奶回来了!”
“娘,还真是娘。”
“小四也在呢。”
“嗨,咋买了这么多东西呢?”
一家子就跟打了鸡血一样一下子精神起来,还没等自行车停稳呢,一群人就巴巴围了上去。
“娘,您累不?儿子背您家去吧?”
“娘,喝水,这是蜂蜜水从家里带来的。”
“奶!”
“奶奶。”小四丫原本让姜二抱着,这会儿看见亲爱的奶奶了,立马扭着小身子抱着老太太不撒手,“四丫可想你啦。”
“还有我,我也想奶奶。”
“切,你咋想啊,刚才我还看见你看小人书呢。”
“我那是想奶奶想的!”
蛋娃儿让大丫怼得直跳脚。
沈荷摸摸四丫的小脑袋,又挨个把崽子们安抚了一边儿,笑呵呵摆手,“没事儿,娘不累也不渴,咱回家吧,回家好说说话。”
“好喽。”
老母亲发话了,好大儿立马带着一大家子往家走。
只留下在原地吹风的姜四:“.........”
不是,大哥二哥你们不觉得忘了些啥东西?
“.........”
一家子说说笑笑,热闹着回家。
老姜家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小菜园郁郁葱葱,刚浇了水子,平日烧的柴禾整整齐齐堆在墙边,鸡窝的鸡和鸭窝里的鸭子聚在一块儿咯咯咯嘎嘎嘎叫,家里的木架子上晒着干蘑菇,就是这样一处普通到平凡的农家小院,让老太太一回家就长呼了一口气,连脸上的笑都舒展开来,“还是家里好啊,自在。”
“那是,咱们家多好啊。”
许春秀笑嘻嘻道。
“娘,咱回屋。”
“好。”
婆婆回来了,陈秀英精神焕发,立马围上围裙,提着买回来的肉和豆腐进了灶房,利落的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