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 章
姨说一声,也好让你姐他俩过去搭把手。”
林琳腼腆的笑笑,“现在正是活忙的时候,您和我姨父累,我姐和我小哥也不轻松。我一天干一点,几天就干完了。”
其实这个活,人多了还真不好干。
王淑丽点头,那这屋子确实是不能再让外人住了。
“妈,可别让知青住咱家。”一个个眼睛长在头顶上,东西不少吃,活却干不了多少。干点活就跟给了她们多大委屈似的。
村委大院以前是一个地主的家,后来......就成了村民们棸集的地方。王淑丽将装工具和杂物的厢房锁上,领着这姐俩一边往外走,一边附和闺女的话。
当她想要让家里住个外人咋的。
闺女和儿子都大了,那些知青不说是不是结婚的好人选,只说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回城了,到时候闺女和儿子咋整?
说起这个,王淑丽又开始头疼起来,除了闺女的婚事,王淑丽想的最多的就是儿子的前程。
部队待遇好,管吃管住不说,还年年发衣服,月月给津贴。将儿子送到部队,是现在很多人眼里最有出息的事,只是一直苦于没有名额。
与村里其他人脚前脚后的到了地边上,林琳和张巧云将桌子放在地头的一颗杨树下,便拎着锄头干活去了。
王淑丽整理好了桌子,又站在地头点了遍人,也开始割猪草。
别的村子里,有些记工员只搬了桌椅板凳坐在地头,可她不行。她是村长老婆,又是妇女主任,多少人的眼睛盯着呢。多干些活累不死人,却能让她家男人和好自己在村子里更受敬重。
今天只是给大豆苗锄杂草,不轻松也累不着人。
身体里有原主的记忆,再加上她现在也认识各种秧苗,再不会出现分不清草和秧苗的囧事了。
林琳以前下乡的时候,没怎么干过地里的活计。还是上辈子,呆在桃园里没什么事,跟着桃园里的老头老太们当消遣开田种了些瓜果蔬菜。
小姐俩一人把着两根垄,拿着锄头倒退着锄草。手心里有茧子到是不觉得磨手,因是背着太阳退着走,也没感觉晒得慌。
一边干活还一边跟旁边的人说说笑笑,等从地头走到地尾,众人杵着锄头柄站在那里歇了一会儿复又继续往下干。
不过再次干活的时候,虽然也是倒退着锄草,却是顶着大太阳的。林琳非常庆幸她今天早上出门前抹了高倍防晒霜,不然早晚得晒成小黑妞不可。
上午干活的时候,林琳抽空偷偷回了一趟空间,在里面和了一盆玉米面。
上午干完活,林琳跟着王淑丽娘俩回了家,打了声招呼便借口回自己家,然后换了个家里常用的盆将一盆已经发好的玉米面端到了张家。
村长和王淑丽都不在家,问了张巧云,说是镇里来人了,现在都在知青院那边。
林琳明白的点头不再问什么,中午饭本是张巧云和林琳一起做,不过回到张家后,张巧云刚收拾完一盆鱼崽子就被人叫出去了。
林琳见此,只得接手了炖鱼崽子的活。
四月末,河里的鱼都极小,不过再小对于村里人来说都是难得的荤腥。
鱼崽子不多,林琳又打了两个土豆切成小丁,将鱼崽子土豆丁用黄豆酱炖了一锅,放了几个干辣椒提味,这才将她端来的玉米面一块一块掴在锅里贴了玉米面饼子。至于厨房里张家发的那盆面,林琳也看见了。
张家有两个灶锅,一个被林琳炖鱼崽贴饼子,另一个林琳找出一碗玉米面,准备再弄锅玉米面糊糊。
农村比城里好的地方就是吃菜方便,家里菜园的菜吃不完,就会晒成菜干或是腌成了咸菜,等冬春没鲜菜的时候吃。
林琳泡了一把萝卜干,调了汁子将萝卜干拌了拌,就放到锅里蒸上了。
晒成干的萝卜干,吃起来有嚼头,拌上汁子蒸一会儿,有一种吃肉干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