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
习惯一下那样的生活。
按着女先生说的,争取做到三从四德,夫唱妇随。
渐渐的,画风就有些个不对劲了。
在一段时间的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下,荣国府第二位填鸭似吹肥的姑娘诞生了。
还别说,自从有惜春做伴后,黛玉减肥的心思又不知道退缩到哪里去了。
话回当下,只说第二天晌午前,林琳之前托镖局送来的二千两银子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抬进了荣国府。看着这二千两银子顺利进府,无论是荣宁两府的人还是惜春本人,都再不怀疑贾珍的安排了。
有了这二千两银子,惜春哪怕真的独自在这荣国府,到也住得心安理德。
打秋风的自卑心情,不存在的。
惜春安心了,别人也快安心了。
有贾珍遗书在,尤氏以后就跟着便宜儿子儿媳过日子了。好在尤氏一直没要过这两口子的强,对着秦可卿也从没拿过婆婆的乔。所以这以后相处只要不整什么幺蛾子也能和和睦睦的过下去了。
再加上尤氏有自己的嫁妆在,手里有钱,心里就有底气日子咋都能过得开。
不过想到自家继母和继妹的德行,尤氏担心尤老娘看不上贾瑞这门亲事会带着两个闺女再跟着自己。最后思来想去又带着儿媳妇秦可卿费了不少力气,还真的促成了尤三姐和贾瑞的亲事。
于是等到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尤氏也不等着这二人成亲,直接提前送了一份添妆礼后就跟着秦可卿和贾蓉回南了。
贾蔷得了一份不小的家产,虽然不舍得离开京城,可他自小跟贾蓉处惯了,最后也跟着走了。
走的前两天,袭爵的旨意下来的同时,朝廷也派人沟通了收走宅子的日期。
宁国府的事情虽然一直有各种消息从下人的嘴里传出来,可这种事情林琳和黛玉都没怎么上心。
贾母倒是想要关心,可父死三年不敢其志,她总不能说你们都别听你男人和你爹的,听我的。所以最后除了给贾政捞了一个族长的名头,只能一脸不舍的拉着秦可卿的手眼泪汪汪看着他们拍拍屁股走人了。
这些日子事情一件一件的出,秦可卿因着心里装着事,所以一直提着一颗心。
看到不要脸公爹的遗书时,秦可卿首先想到的就是这封遗书的真伪。
不过当看到那句让他们阖家回南守孝以及随遗书一起送回来的合离书。秦可卿的眼神闪了闪,最后只装做什么都不知道的打理丧事以及准备回南事宜。
信上关于惜春的亲事,秦可卿直接想差了。
她将这件亲事当成了幕后之人留下的后手。
贾家兴许还有利用价值,幕后之人担心自己离开后,断了与贾家的关系,这才准备利用这个惜春这个小姑娘联姻。
想到这里,秦可卿还难得升起了几分对惜春的愧疚之情,临走前还特特去看了惜春。
并且给惜春留下了一千两银子以及一些料子首饰各样玩器。
林林总总五六个大箱子,看得不少人眼热。
贾家上上下下都长了一双势力眼,于是别看惜春背后没了宁国府,可在荣国府这边的地位却一点没受影响。
不但没受影响,还隐隐提高了不少。
至少论起寄人离下,她的地位是比黛玉高的。
好在黛玉并不计较这些事,与惜春的关系也比以前走的近了。
贾珍的事情在黛玉和林琳这里算是水过无痕的翻篇了,闲着无事,黛玉白天的时候经常将惜春叫到她房里来玩。
过了这个年,黛玉八岁,惜春七岁。这时候的人都早熟,偶尔惜春有个怔神,都会被黛玉等人调侃是不是想她的小女婿了。
若说黛玉因为原书和与惜春有些同病相怜渐渐走的近了,那么探春却是有些开始疏远惜春了。
可能有些嫉妒,也可能是觉得惜春抢走了她的风头。
因为血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