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
第八章
林琳没有当过教养嬷嬷, 可她曾经被教养嬷嬷教养过, 并且无论是高门贵女还是江湖草莽的河林琳都趟过。
黛玉才六岁, 她再聪明也架不住林琳的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众口铄金。再加上林琳那张利嘴蛊惑人心的本事也是专业的。想要改变一个小姑娘的心态, 就跟玩似的。
所以在黛玉住在荣国府的日子, 尽管宝玉是个惯会在女孩面前伏小做低的, 最后仍就没与黛玉拉近关系。
就连当初黛玉刚刚入府的时候, 王夫人支使宝玉去庙里还愿这事,林琳都能嚼上一回舌根。
林琳对宝玉的印象极差。
送葬秦可卿时还记得穿孝服,伤心到吐血。悼念金钏的时候还知道穿着一身素服跑到城外去祭拜。怎么轮到他亲姑姑了, 这些事情他就都不知道礼数规矩了?
其实若他真的将黛玉放在心上,又怎么可能不知道黛玉的难处。
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只看他想看到的罢了。
其实比起黛玉, 宝钗的命运也没好到哪里去。
黛玉吃亏在无亲无顾,宝钗则是吃亏在有苦说不出。
其实宝钗虽好, 却并不是王夫人心中最满意的儿媳妇。
王夫人将宝玉看得极重, 犹如一颗救命稻草。在元春封妃前,薛家在王夫人眼里也不过是有些闲钱。
在元春封妃后,王夫人的心里就更看不上宝钗的出身。
宝钗的性子和手段, 容貌和身份在王夫人看来完全可以给宝玉当个二房。而正妻的人选则是取决于元春的肚子。
王夫人一直期盼元春能够怀上龙种, 一但元春诞下皇嗣, 宝玉的身份便立时又涨了一层。
哪怕没有考取功名, 有个皇妃长姐, 还有皇子或公主做外甥的宝玉完全可以娶个更有利的妻子。
像是家中有爵位的或是像是父兄以及位极人臣的。
娶上这么一房媳妇,对宝玉的仕途帮助极大。但是问题来了,高门大户家的姑娘, 身份太高也不是一般婆婆能拿捏的。
就像王熙凤之于邢氏。
邢氏出身在那里,即便她是贾赦的元配,以王熙凤的性格估计也做不好恭敬孝顺。
所以王夫人自然希望儿子身边有个贴身聪慧可以制约正房的小媳妇了。
而人选,就是宝钗。
林琳之所以会这么想,还是因为她给人当过媳妇,也给人当过婆婆。
而让林琳对自己这个想法特别肯定的原因便是元春一直在配合着王夫人钓鱼。
书中第四十五回,宝钗送燕窝,黛玉还自怜自己长到十五岁如何如何。
宝钗比宝玉大了三岁,也就是说她比黛玉大四岁。在王熙凤十岁出头就嫁给贾琏的世俗来看,宝钗都拖到二十来岁还没得到元春赐春的口谕,难道真的只是因为贾母的阻挠吗?
贾母对黛玉的喜欢,不过是王夫人拿出来敷衍薛家娘俩的一个理由罢了。
若不是后来贾家一步一步跌得爬不起来,宝钗争了一回也不过是给自己争个有名份的二房妾室罢了。
宝二.奶奶,啧~
林琳这一次已经下了决心,坚定不移的去搅合。所以就算宝钗再一次阖家进京,林琳相信黛玉也将就不会碍了她的青云路。
不过这会儿子宝钗真心还想不了那么多。
她们薛家的顶梁柱倒了,现在瘫痪在床动不了。
两条腿不痛不痒没知觉,无论试了多少办法就是动弹不了。
薛家都快将整个金陵有点名气的大夫,和尚,神婆老道都请了个遍,钱跟流水似的花出去,可就是丁点效果都没有。
薛姨妈哭得眼睛跟核桃似的,整个人也因为儿子不明不白‘病’了,而一股火倒在床上了。
整个薛家都靠着年仅十岁的宝钗支撑着,为亲哥寻找能人异士,为母亲延医问药,还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