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
第二十七章
孝庄有些看不明白自己这位娘家侄女兼倒霉催的儿媳妇了, 她到底知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
自己有三个孙子都没觉得稳坐钓鱼台, 她一个皇后不会真以为自己有两个儿子就稳操胜劵了?
立储是什么?
那不但是国事,也是家事。
若立的不是皇后之子,那就意味着大清会再多个圣母皇太后以及将来不一定能容得下她两个儿子的小皇帝。
说真心话, 若是福临再挺个十年八年,那时在遇到今日之事, 她必是要立挺三阿哥。
可现在三个孙子都才两周岁,为了大清的安定,她能选择的便只有皇后所出的两个阿哥。
蒙古隔得远,这样的外戚不会对内政够成威胁, 而且还有效的保护了大清边防。
若是再来个亲上加亲,还能有效的震慑朝中那些心怀鬼胎的朝臣。
孝庄是高配置的政治人才, 除了在她儿子顺治那里时常的被拉低智商,在其他时候,这位还是很靠得住的。
当然,说不定她所有的不靠谱智商都在生产的时候以排泄的方式遗传给了她那不着调的儿子。
(→_→)
孝庄非常清楚这个时候如果避开蒙古皇后所出的两个小阿哥, 去选母族势微的佟妃所出三阿哥会是什么结果。
一来,蒙古那边定会炸庙。
蒙古女人没有生出阿哥那你们选谁, 蒙古那边也只能暗搓搓的窝火。不但如此,还会在大清给个甜枣后继续跟着大清一条道走到黑。
但现在你放着他们蒙古女人生的阿哥不选, 蒙古那边很有可能会直接反了水。
再一个, 抛开蒙古那边的局势,只说大清朝堂。幼主稚年,若母族势微是无法镇压那些自认为功高盖主, 实力强悍的朝臣和宗亲。
外忧内患呀~
想到这里孝庄又是悲从心来,不孝子撇下她们孤儿寡母的就这么走了。她的命咋就这么苦呢。
“立储不是小事,也不单单是国事,他还是我们爱新觉罗家的家事。哀家不能走,皇后想回去便回去。”
孝庄说完便示意侍候的人给她搬把椅子来,林琳见此,也让人抬了一把过来,“皇额娘说得哪里话,您既然要留下,儿媳自然要留下侍候您了。”说完也没等孝庄说什么,直接一屁股就坐了下来。
那副姿态自然又带着几分霸气,虽然是板上钉钉的太后了,可硬是让林琳坐出了女王的气势。
朝中文武见孝庄和林琳都不走了不说,还四平八稳的坐在那里,一时怔了片刻后,便都有些不知道如何开口。
这时,宗室的老亲王终于有人带头站出来说了国不可一日无君的话,提议在三个小阿哥里择一人为储君,索尼等顺治倚重的大臣也纷纷站出来附和。
这时,鳌拜言三阿哥现为先帝长子可继承大统。索尼与苏克萨哈看了一眼上坐的皇后,又想到现今的局势,议皇后长子四阿哥为皇储。
鳌拜府里养了两年三阿哥,自然更想要让三阿哥上位。同鳌拜有同样想法的自然还有博果尔一系。
博果尔封了襄亲王后,顺治也没给他安排活计,一心想要养废他。可正是因为顺治没给博果尔安排政事,博果尔才能带着媳妇一走小半年,连年都是在草原上过的。
等两人回来的时候,顺治看了一眼小肚微丰的琪琪格,再听到这两人商量着啥时候再去草原的时候,顺治直接给博果尔安排了些不痛不痒的事将人束在了京城。
也因此博果尔能上朝了,今儿也能为养在自家的崽儿们说句话了。
必须是四阿哥,五阿哥也行,总之必须是中宫皇后的儿子。
此时的大清宗室,他们后院里的正房福晋大半都是出身蒙古,有的更是亲娘就是蒙古出身。
在他们这些人眼里,满人第一,蒙人第二,汉旗就是三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