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第十二章
最近这一两年或者说从顺治九年时,顺治在多尔衮死后个把月还给多尔衮罗织罪名, 将人挖坟掘墓鞭尸抄家开始, 顺治与孝庄在某些事情上就出现了重大分歧。
孝庄认为人都死了,没必要再将事情做得那么难看。更重要的那么做了让朝官文武大臣, 皇室宗亲以及天下百姓会如何看待他这个皇帝?
天下人谁不知道当初若不是多尔衮力保,这个皇位说不定是谁的呢。
孝庄的出发点都是为了顺治好,可惜顺治却误会孝庄对多尔衮有夫妻情份,以为她在指责自己下手太狠。
于是娘俩个因为如何处置多尔衮又心生嫌隙。之后按着当初定下的婚约迎娶孟古青又让顺治想起了曾经当傀儡的日子。
从小生活在多尔衮和孝庄的阴影下,顺治自卑而敏感。后来年岁渐大, 多尔衮觊觎兄妻,皇太后下嫁的事一桩一桩的成为旁人茶余饭后的谈资,顺治心里就埋下了一颗钉子。
尤其是顺治曾经不止一次听说他这个皇位是靠亲娘下嫁得来时,顺治一遍遍的在心底告诉自己不是这样的。然后又开始不止一次的埋怨孝庄, 也更恨毒了多尔衮。
皇太极没有立下遗诏,五六岁的小娃娃是争得过他那战功赫赫的叔叔们,还是有够力压早就成年,儿子都比他大的哥哥们?
当初强敌环视,他们孤儿寡母是怎么在这后宫里挣扎出一条生路, 又是怎么坐上皇位的?这些事情,顺治都选择性遗忘了。
也正是因此,当林琳发现顺治心里这点小症结时,便有计划的‘对症下药’。
林琳的话,给了他一个理由。就像堕落总要有个借口一般。于是顺治心安理得享受这一切的同时,又给旁人安上了罪名。
尤其是孝庄总是‘污蔑’董鄂氏品行有瑕不安于室时, 顺治便觉得好讽刺。
每每看到顺治这个德行的时候,林琳总会想到那些为了养育儿女,只能出卖身体的女人。
只可惜付出了一切,却得不到儿女的尊重和体谅。
谁不想有尊严的活着,谁又是心甘情愿的放弃自己水波逐流?
亲额娘‘突然’晕倒,就是天塌下来顺治也不能抬脚就走。
等到太医赶到,诊出孝庄是怒极攻心时,因着顺治在这里,太医们知道这娘俩多喜欢吵吵,于是就留了个心眼将病情绕了一圈,没有那么直白的说出来是被人气晕的。
顺治又问了几句,给太医留下给几句用心医治的口谕,便转头看向苏麻喇姑。当着一屋子人的面,直接了当的从苏麻喇姑手中要回协理后宫的大权。说太后上了年纪不应操劳,又说上苏麻喇姑要记得自己的身份,侍候主子才是她的本份。
苏麻喇姑几十岁的人了,从十几岁的时候陪着孝庄一路从蒙古草原走到今天。因着孝庄的信倚,苏麻喇姑一直是后宫奴才中的第一人。
那些不受宠的主子都不及她有脸面,今天被顺治这么打脸,苏麻喇姑气得浑身哆嗦的同时,也无可奈何。
这混帐玩意连亲额娘都不放在心上,何况她们这等奴才下人。
自认为自己棒棒哒的顺治才不理会苏麻喇姑是怎么想的呢,人家带着刚刚要回来的后宫大权去了承乾宫。
稍晚些时候,当苏麻喇姑听说董鄂氏接手了宫权后,更是对顺治心生恨意。
孝庄这一晕,一直到半夜才醒来,守在慈宁宫的太医连忙上前诊脉,发现孝庄并无大碍后,这才又开了张方子,拎着医箱子退了出去。
当太医离开,苏麻喇姑又打发了其他宫人出去,这才将孝庄断片之后的事情都与孝庄说了。
当孝庄听说顺治为董鄂氏要走了宫权,习惯性的动怒后,便又沉下脸来不再言语。
对于自己这个儿子,孝庄已经失望透了。
“罢了,没了宫务也好。明日传哀家懿旨,将二阿哥抱到慈宁宫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