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第 39 章
个码头着火的吗?”纪心言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并不能想象失火的画面。
“是啊,府衙记载都死了。”韩厉不动声色环视四周,漠然道,“据说第二日尸体在岸边排了一溜,烧成枯骨分不清谁是谁。”
……现在有画面感了。
就在几人站在来风码头,环视周遭风景时,一个带着欣喜的男声从河面不远处传来。
“千户大人?”
他们寻声看过去,只见一身穿青色锦衣的中年男子正从一艘二层画舫探出头往这边看。
“杨大人?”包崇亮眯眼细辨后唤道。
那画舫已开出去一段,杨大人忙将船叫停,快步走出,坐着摆渡小舟往岸边来。
趁这工夫,包崇亮低声对韩厉介绍。
“滇城水令丞,杨斐。芜河河道皆归他管,属下调查戏船失火一事有他从旁相助。”
说话间,杨斐已经到了,他提步上岸拱手施礼:“竟然在此巧遇千户大人,失礼失礼。”
包崇亮笑着回应。
杨斐看向韩厉,刚刚包崇亮对这人的态度他可全看在眼里了,当下恭敬地问:“这位是……”
包崇亮笑道:“这是炎武司左督卫韩大人。”
杨斐听完,忙躬身行礼。
韩厉淡淡地点下头,不管从职位还是权势,他都没必要对杨斐客套。
杨斐不介意,热情邀请他们上船坐坐。
“今日赛繁花新船下水。新船下水在我们剑州是件喜事。大人既然遇上了,不如上船讨个好彩头?”
包崇亮看向韩厉,等他拿主意。
韩厉略一沉吟点点头。
杨斐租的画舫停在河中,需坐摆渡小舟过去。
小舟不大,来回两趟才将人全带到船上。
上了船纪心言才明白,所谓讨个“好彩头”就是将船停在新船下水位置附近,待船一下水会在河面引起大波浪,能被那波浪扫到便是讨到了好彩头。
这艘画舫实际有两层,吃饭在一层和二层,但船主人在顶上加了一圈栏杆,专门为观赏芜河风景准备的。
因为请到了大客人,杨斐便将船整个包了下来。
他引着众人上到顶层,指着停在周围的大小画舫,说:“这些都为讨彩头来的,不过今日要下水的船大,起的浪必也大,一些小船不敢停得太近。”
顶层面积略小,韩厉他们站在第一排,其余人只能排到后面。
纪心言站在韩厉侧后方,歪头往那新船瞧。
只听对岸爆发出一阵鼎沸人声,那四层高的大画舫下,正有船工一节节地搬走木桩。
包崇亮颇是期待地说:“要下水了。”
杨斐给韩厉介绍:“按剑州习俗,新船下水时起的浪越大越吉利,我特意让船工停得近些,好沾沾光。”
随着木桩移走,船身没了支力点,开始顺着岸边土坡倾斜着向河面滑动,越来越快。
巨大的船身像要翻了一般砸入水中,激起白色巨浪,将船整个盖住。
随着巨浪落下,那船身竟自己寻了平衡立在水面上。
新船下水成功,岸上河里爆发出欢呼声。
层层波浪从船身向四周荡开,牵动河面所有船只。
芜河两岸的人家都是靠水吃饭的,但凡新船下水,就会依主家财力举办不同规模的祭船礼,这在杨斐看来是很平常的事。
而新船会掀起波浪,在他看来,也是很普通的常识。
因此,他没有提醒大家小心船晃。
只不过这次,赛繁花的新船太过巨大,掀起的波浪也格外大,就连杨斐也没料到。
第一个浪起时,他就看出势头猛,边提醒大家小心,边抓紧船栏杆,神色倒不慌乱,还颇有些兴奋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