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个故事
他小时候就没了爹妈,更知道粮食的重要性。
尽管口上说着那些村人对他有恩,可他何尝不明白,如果没有父母留下的那几亩地的出产,村里人未必会那么帮助他。
所以崔大有这么多年一直坚持先干完田里的活,再去帮忙,可等娶进了一个妻子,发现家里的活有让人干之后,他就可以毫无负担的去帮助别人干活了。
这不,前几年一直喊他去帮忙的何秀才娘子再次上门的时候,崔大有是懵逼嘚
去吧,自家的活尚且没人干呢,不去吧,看着秀才娘子新人的眼光,崔大有心底也过不去。
他认得几个字就是何秀才在世的时候跟人学的,那时何家的家境不错,对他一个失去父母的小孩很是照顾。
可惜的是造化弄人,何秀才身体不好,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去了,那年何秀才的独子堪堪六岁,秀才娘子也是个没干过农活的。
在他知道何家的困境后就自高奋勇上门帮忙,这一帮就是这么多年,只一开始也是忙完自家的活再去帮何家,也是这几年家里有人了,才会第一时间去帮何家。
农户人家种地都是要看气候的,有时早几天晚几天收获区别就大了,所以,老农们每年都会提前估算好干活的日子。
这么多年过去,何秀才的独子也早已长成了一个翩翩少年,但与他会干农活会下的父亲不同,何家小子至今还是个只会拿着书本读的文雅书生,偏连个童生都没有考下来,也不知道整日里忙个啥。
如今,崔大有面临的就是这样的选择,是先人后己、还是先己后人。
面对对方哀求的眼神,崔大有很快就做出了决定,肯定要先帮人。
至于自家的地,崔大有决定等妻子回来商量下,别的小事都可以不计较,但这种大事怎么能任性。
于是,轻松了很久的冉佳怡,在这一天回家就面临了崔大有的催促加恳求。
平心而论,冉佳怡是很不想搭理他的,只是一个屋檐下住着,很多事情必须得说清楚了。
比起一开始还会生气,现在的冉佳怡已经很淡定了,爱干不干。
“怎么,你又要去帮谁?”略微嘲讽中带着点漫不经心。
崔大有难得的和气了几分:“梅花,我知道你在家辛苦了,可何秀才他家是真困难,我不帮不行啊。”
“他家儿子今年不是都十六了吗?”
冉佳怡就疑惑了,且不提何秀才娘子为何不能下地,但说这何秀才家好歹有一个成年男丁,在古代,十六岁已经是可以娶妻生子的年纪,是可以作为大人般的存在了,以前也就罢了,现在还要人帮忙,纯粹是被崔大有惯坏了。
退一万步,这人确实干不了农活,但看家里还能读书,想必是有些积蓄的,请人来帮忙不行嘛,求到崔大有这儿无非就是想省些银子。
当然,自命为救世主的崔大有是想不到这些的,或许在他眼里,其他人都是需要他帮衬才能活下去的可怜人,这种自我满足才是崔大有乐衷助人的根源。
崔大有想起柔弱无依的秀才娘子和文质彬彬的秀才儿子,就是皱眉:“他们哪是干农活的人。”
冉佳怡嗤笑:“人家何秀才好歹有个秀才功名,不照样下地。”
这就是嘲讽何家儿子脸大了。
崔大有也不再与她争执:“总之我已经决定了,你这几天不要乱跑,先把家里的活干了吧。”
-----
冉佳怡被气笑了,这是哪里来的奇葩:“不可能,我娘家也需要我帮忙呢,咱们都先忙完,再一起干家里的吧。”
崔大有还欲再说,见妻子不耐烦的神色,知道没有缓和的余地,也不再多说,只想着自己干活手脚快一点,应当耽误不了什么。
只事情不尽如人意,何秀才家的忙完了,还有他三大姑一家呢。
三大姑比起何秀才家更惨,三大姑如今家里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