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 > 第 26 章

第 26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过着,很快到了腊月。

海水结了冻, 红树村的村民们出海打渔从早出晚归改变晚出早归。也从一日三餐, 改为一日两餐。

今年好事连连, 村里也没有人抱怨。

早上,陆时冬一大早就起来读书。吃饭时,他说起一件事, “爹, 娘, 三日后休沐我想邀请同窗来家里做客。你们看行吗?”

陆老头自然没什么意见。

陆婆子来了兴致, “谁啊?叫啥名?”

陆时冬抿了抿嘴, 提醒道, “就是之前我跟你们提过的, 考中秀才的那个,他去县城书院读书,我俩好久没见了。”

陆婆子笑了, “那咋不行。你要是有功课不会的,正好问问人家。”

陆时冬点头。

陆婆子又问, “对了, 我之前好像听你说他家里挺有钱的,他怎么不邀请你去他们家啊?”

不是她不想招待客人,而是他们家穷的很, 担心给儿子丢脸。

陆时冬张了张嘴,有些难以启齿。

陆时秋就看不上他这点,有啥就说呗, 吞吞吐吐跟个娘们似的,“你不说,回头咱们要是说错啥话,做错啥事,你可别怪到我们头上。”

陆时冬心想也是,便不打算再隐瞒,“他是家里的庶子。”

庶子?家人都有些陌生。

别说他们村,就是附近几个村子也没听说过谁家纳妾的。

娶个婆娘都能把家底赔上去,哪家还能纳得起二房。

能纳妾,足以证明对方家底不薄,陆时秋心中一动,“他叫啥名啊?”

“张又新,和我同岁。”

家里人都是地道渔民,去县城也就是卖卖海货,自然没机会认识有钱人。

听到这个名字,也只觉得陌生。

倒是陆时秋自己卖蛤蜊的时候,四乙好像顺嘴说了一句,严家老大是因为张家帮助才当上了家主,“张家跟严家啥关系?”

陆时冬有些惊讶,没想到三哥居然知道严家,不过他想到三哥经常跑县城,也就释然了,“张家和严家是姻亲。”

陆时秋恍然,没兴趣再问下去了。

洪氏最爱八卦,见三弟问到一半居然不说话了,有些急,“老三,这严家是哪家啊?我咋没听过啊?”

陆时秋慢条斯理喝粥,“是我在县城听过的大商贾。家里很有钱。张家能跟这样的人结亲,家里来头恐怕也不小。”

“张又新的爹是举人。我听人说张叔父从秀才时,严家老爷就资助他。后来退了亲,娶了严家小姐。前年,严老爷还给张叔父在府城谋了个从七品州判。”

官老爷的儿子,哪怕是庶子也是金贵人。

陆老头捧粥的手都顿住了,咂摸两下嘴,“他爹是举人,他怎么跑这边拜师?”

老四的先生就是个秀才,还是多少年也没中举的秀才。

陆时冬把这其中的缘故说给他们听,“张叔父祖宅就是隔壁村的。他嫡母不喜欢他,张叔父就让他和他姨娘待在乡下。每年给他寄银子,并不管他。”

一个庶子而已,估计张州判也不放在心上。

洪氏撇了撇嘴,“当姨娘生的孩子也都低人一头。你同窗娘家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人,为了俩银子就把女儿推进火坑。”

陆时冬想起那黄家伯父伯母对张又新很是怜惜的模样,应该不是他们推女儿进火坑的。只是原因如何,他还真不知道。所以只能沉默。

陆时秋倒是有些好奇,“那个严小姐家里那样有钱,为什么还给夫君纳妾呢?”

张又新的年纪应该跟老四差不多。张老爷中举的事,他记忆里倒是没听过。可见至少是在他记事之前发生的事。

陆时冬解释,“他姨娘就是当初跟张叔父定亲的姑娘。被人退亲,她就寻死。后来跑到张家院门上吊。被张家人救了下来。张家以为她想讹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