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清宫重生要逆命 > 第139章 未雨绸缪

第139章 未雨绸缪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害弟弟他们的。”蕙兰保证道。

蕙兰说的人是谁呀?

雍正朝大名鼎鼎的鄂尔泰。

乾隆嘴里可谓是雍正朝督抚之首的人物。

现在正值鄂尔泰最落魄的时候,还没有飞黄腾达,凭借真材实料考上举人后,因为阿玛鄂拜逝世,他被迫继承了家业世袭佐领的官职,然后只能中断学业,等孝期过后,按照满洲八旗贵族的优待传统,当起了皇上身边的三等侍卫,苦苦熬着资历。

对此鄂尔泰非常不高兴,他是非常希望自己继续去考会试殿试的,但继承家业的重担,让他不能继续走这一条路了。也就是因为半路中途突然换路,导致鄂尔泰各种不适应,并且前面结交的那些人脉关系网几乎完全完蛋,只能从头再来,所以到现在鄂尔泰都还没在朝堂上露面。

虽说鄂尔泰是西林觉罗氏的嫡支,还是自己袭了佐领之位的人物,但西林觉罗氏不算什么大族大姓,就没几个大人物。西林觉罗氏后面起来了,都是鄂尔泰开的头,但现在鄂尔泰自己还处在最落魄的时候了。

所以这个时候,蕙兰的弟弟高庆,娶鄂尔泰的女儿,完全门当户对,谈不上高攀。

而且这个时候也是最好的时候,等四阿哥胤禛看重他了再去结亲,那就可能会引起不少人的误解。当然从某种程度上讲,的确不算是误解,蕙兰让弟弟高庆娶鄂尔泰的女儿,的确是打着日后借力的想法在,但更重要的是担心蝴蝶效应。

什么蝴蝶效应。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鄂尔泰和年羹尧是同科,乡试同科上榜,上辈子鄂尔泰能够上位全靠年羹尧举荐。

年羹尧这人或许有很多缺点,但对于自己的亲人和朋友,那是真的很不错,当年等四阿哥胤禛继位后,向四阿哥胤禛举荐了很多自己的同科同乡和亲朋好友。

要说年羹尧还真有点邪门,他不但有真本事科举考试进士,而且乡试和殿试都遇见了响榜。

什么是“响榜”?

就是上榜的日后官运亨通。

年羹尧就是如此的好运,而年羹尧也特别喜欢和这些人拉拢关系,并且向四阿哥胤禛举荐这些人。

这可是一股非常大的势力,为此有人称为“年选”。

比起某些人的唯亲是用,年羹尧举荐的人,都是有真本事的人,所以四阿哥胤禛才会同意,可不是表面上看上去的年羹尧说啥,四阿哥胤禛都会同意,他年羹尧还没有那么大的脸。

虽说不知道上辈子鄂尔泰为什么要站在年羹尧对面,根本不理睬年羹尧的拉拢,但蕙兰怕蝴蝶效应呀!

万一勾结在一起了怎么办?

这位可是四阿哥胤禛的托孤大臣。

另外的三位,两位皇子,不可能收买,张廷玉是汉人,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接触。

所以最合适的就是鄂尔泰了。

从最初后院的争斗,到现在成功晋封为侧福晋,蕙兰的眼光已经朝很远的地方看去,有些事情必须要未雨绸缪。

至于说鄂尔泰会因为和蕙兰家结亲,遭受四阿哥胤禛可能的猜忌之类的,那就是别人小看四阿哥胤禛的度量了,而且四阿哥胤禛是很喜欢看见自己手下的心腹相互联姻团结在一起的。

而且这个时候鄂尔泰还处在人生低谷,结亲了,四阿哥胤禛也不会猜忌,最多也就只能酸一句,人家慧眼识英雄。

再说了,就算是四阿哥胤禛会猜忌,蕙兰也会将其绑在自己这边,毕竟鄂尔泰家族几人是真有才有真本事,不然也不会打下一个名门的根基,哪怕不为四阿哥胤禛用,为自己儿子用也非常不错。

别忘了,蕙兰的儿子可是要比上辈子的弘历大些。如果按上辈子算,不等皇上驾崩,弘昴就会大婚,然后不在读书上学,而是开始学习如何办事,这就需要几个真本事的人来辅佐,能减少很多失误。

除了鄂尔泰外,蕙兰其实也在思考雍正朝的其他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