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在未来当药王 > 第73章 第七十三章 院长

第73章 第七十三章 院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之后,就叫了家里所有人过来,重新立了遗嘱,分别给了风瑾和封珏姐弟俩百分之十和百分之五的民生医院的股份,在他百年后实行。相比起其他三个子女,风瑾这一房分得的遗产是最少的,所以尽管有人心里不太高兴,但也还是没有当面说出来。

风瑾听说此事后毫无波澜,他本来就没看上封家的财产,老爷子愿意给他,他也不拒绝,拿来做慈善好了,反正医院里有的是缺钱的人。

进入初夏,天气渐渐热了起来,新医院的工程进展得如火如荼,建筑结构已经接近了尾声,马上就可以进行装修了。托现代高科技的福,装修材料已经完全达到了健康无害的标准,装修完毕就可以入住,一等装修完毕,医院就可以搬迁进去。大家看着一天天完善的医院,内心早已有些迫不及待了。

与此同时,疗养院也确定了方案,目前正在进行建筑招标,等医院一完工,疗养院就马上可以开工,今年之内能完工,到明年就完全可以投入使用了。

7月21日,是华夏中医院正式搬迁的日子。这一天来了许多社会名流,连卫生部和云海市卫生厅都派了人前来揭牌剪彩,给足了风瑾和成君昊的面子,场面热闹非凡,各大新闻媒体集聚一堂,争相报道。一时间,全世界都知道了华夏中医院重新开张了,而且规模不亚于云海市任何一家大型医院。

医院的外观装饰采取了复古式,雕梁画栋、斗拱飞檐,象征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当然内部装饰还是以实用的现代风格为主,只是在一些小小的装饰上,会彰显出中医与西医的差别来。

医院的整体面积比原来宽敞了不知道多少倍,所有的病人都转到这里来之后,还多出了很多空床位。不过这一现象也没持续多久,没过几天,整个华夏医院的病床又都住满了,因为之前排队等床位的病人太多了,如今有了空床位,还不得抓紧时间住院啊。

搬到新医院,不仅病人的住院环境有了极好的改善,医务人员的办公环境也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医生们有了各自的办公室,再也不必几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给病人看病了,而且还有了休息室。

风瑾正式做了华夏中医院的院长,负责医院的发展方向,他和孙教授以及一位新来的老中医都坐了专家门诊,三人一起用中医的办法为病人解决困扰多年的疑难杂症。

医院规模扩大,病人增多,对医院来说当然是好事,这就意味着收入的增加,医院才有盈利的可能。毕竟跟西医各种化验检查比起来,中医能创收的项目太少了点,当然,医院如果想赚钱,也可以提高药价,随便一剂药几百上千,几个疗程下来,就是几千几万块。但风瑾不想把中医做成暴利行业,收费还是比较合理的,他要让给绝望中的病人以希望,让大家都看得起病。

不能不说,华夏医院的收费标准也成了一大口碑,这也是中医能够迅速被大众接受并推广的原因,治愈率高,价格合理,谁不愿意来看中医呢?也正是因为这个良好口碑,自来水们自动自发地将华夏中医药的名声宣扬到了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在这个网络全面覆盖的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

华夏医院的病人越来越多,这对医院的药物储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医院对十万大山、五行山和终南山这三大采药基地提高了药量需求,风瑾甚至在当地的升云山也组织了一个采药基地。然而这几地人手毕竟有限,药材生长也需要年限,仅靠这几地供给的药材也有些难以支撑,医院不得不跟一些药材种植基地联系,以人工种植的药材替代野生药材,当然主要是一年生或者二年生的药材。

风瑾对药材的事一直十分上心,没有好药,自然是没有好的疗效,这对病人和医院来说都不是好事。他甚至打算亲自再跑一遍全国各地,去东北、东南、西南甚至西北各地的名山去采药,发展药材基地。成君昊认为凡事亲力亲为这不太行得通,便发出了招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