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清穿]宋格格的红包群 > 第 63 章

第 63 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头做事的,有些事务多看多听差不多就知道运作了。

更何况哪个一品二品官员不是从五六品小官爬上去的,官务这种事,你只要身在此位,自然就知道要怎么做。

再加上康熙之前推行胤禛的记账法,也不单单是在记账方面有建树,已经融入了各部各职的日常工作中。使得同部门交接起来也简单了许多。

不会有人甘心窝在四五品的官位上不得晋升。只要有机会,削尖脑袋往上爬的人才是最多的。

以前是因为各部人员稳定,很少有缺漏,少了许多机会,而这次嘛,康熙爷竟然在朝会上下旨督办此事,那么必然会实施,那些当真不想还欠款的人,估计是真的要回家去了。

如此大好机会,怎么可能没有人看出来。

所以现在,康熙根本不用担心那些人还不还钱的问题,除非真的有棒槌觉得康熙这回也能法不责众,死赖着不还钱,那更好,给吏部候补多年的有才之士让位吧。

最主要的是,这些欠钱的人,并非是真的还不起的。只还一半,康熙自己觉得自己已经够仁慈了。

如果真的把钱看得比官位重要,那这个官也没有必要继续当下去了。

胤禛给宋瑶华说的这些,也是康熙和皇子们商议的结论。而这次带上众皇子,尤其是大阿哥三阿哥和太子,康熙也是给他们的下属留些余地。

皇子们肯定会告诉自己的人要尽快还钱,如果得了皇子们的暗示还装作不知的下属,想来几位皇子也不会眼瞎到继续用下去了。

审时度势,也是作为臣子的必修课吧。什么事是来真的,什么事可以糊弄一下,这点眼力见都没有的人,就算占了高位,早晚也是拖后腿的,何不趁此机会补上一些其他机灵的自己人呢?左右想要依附皇子们的官员多如过江之鲫。

而胤禛告诉宋瑶华的还有,康熙爷也准备提高官员的俸禄了。从这次户部欠银里康熙爷不仅看出了跟风占便宜的弊端,也看出了低品级官员的俸禄确实少得可怜的隐患。

高薪养廉这个想法也是胤禛之后当皇帝时提出并实施的,宋瑶华知道现在放在这里,是因为提前让康熙爷知道了户部欠银的真实情况,才使得康熙爷想到了这个问题。

历史上追缴户部欠银的时候已经是康熙四十六年了,因为那一年黄河大面积决堤,百万灾民流离失所,康熙让户部开库赈灾,而户部一时筹集不上钱款,康熙让胤禛彻查时才知道这三十多年满朝官员欠了户部多少钱。

而那个时候,灾情迫在眉睫,户部没有钱,康熙怒火连天,下令让众皇子严查严办,追缴欠银。并提出谁能办好此事就加封亲王。

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众皇子和太子明争暗斗,朝堂一片乌烟瘴气,更有欠款太多无法偿还的老臣被逼死。

事发仓促,胤禛情急下的强硬手段也惹得朝臣一片怨声载道,纷纷孤立疏远胤禛这个铁面阿哥,更是给胤禛和太子之间的关系埋下隐患,也给废太子埋下了祸端。

最终追缴欠银之事不仅没有完成,还成为了众皇子拉太子下马的最佳□□。

因为此事,朝臣为求自保,互相攀咬,把□□贪污受贿,欺上瞒下,买官卖官,还有太子自己奢侈无度,纵容奶兄侵占他人财产的事情都翻了出来。

再加上太子一时昏头,居然想出让康熙先用自己私库的钱来补上国库的欠银,以安慰众臣,延缓追缴户部库银之事。让康熙和太子之间的关系直接降到冰点。

而后胤禛上位的雷霆手段,整治贪官污吏的狠劲,也让人背地里称呼他为“抄家皇帝”。

这一次,让康熙爷自己发现这些弊端,能把这些弊端在康熙爷手上彻底了结也算是为胤禛挽回了一些将来的名声吧。

毕竟现在康熙爷还年轻,还没有日后的优柔寡断,有心无力,而众皇子也还没有完全深入朝堂,矛盾冲突没有十年后那么深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