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第 60 章
,就北京化工学院,这个和我们在工厂里干的多少沾边,你呢?”
乌桃:“我报的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
洛再久:“自动控制?那个据说是高科技。”
乌桃:“对,这专业要学计算机,以后我们都得学计算机,这个是未来发展方向。”
洛再久:“清华大学不好考,不过我相信你,你肯定能行。”
乌桃:“不知道呢,反正万一考不上,再想别的法儿,我们都还年轻,不用着急,慢慢来呗。”
洛再久:“对对对,考不上还有工作呢,不怕。”
两个人说了一会儿话,倒是找回以前的一些感觉,毕竟认识这么多年了,哪怕一时的气恼,也不想就此生分了。
**********
过了年后,乌桃更是难得悠闲的心情,三月份的时候,叶蕴年的第二封信回来了,这次写了六页,他叮嘱了好一番,叮嘱她不要紧张,又叮嘱考试注意事项,还告诉她报考的专业如果不懂,可以找他爷爷,他已经特意给爷爷写了信,让他帮忙参考一下,一定要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好专业。
这些足足占了两页。
他以前话不多,没想到写起信来倒是琐碎详细。
只可惜,这些已经没什么用了,她已经考过去了,专业也都已经选定了。
接下来叶蕴年便讲起自己的海外生活,看得出,他已经如鱼得水了,毕竟他专业能力强,英语也足足够,国外的礼仪风俗他都了解,自然要比一般留学生强很多。
他特意提到,学校教授要外出洽谈一个项目,他跟着去了,去的是波士顿的128公路,接下来,他用了许多篇幅介绍这128公路,讲了128公路的历史,讲了美国的民用核设施,讲了技术扩散区的概念。
他说那里的教授工程师并不是一直坐在实验室里,他们走出来,成立技术公司,他们不但是教授,还可以是风险投资家,是金融家,他们几十个人的公司在做着中国需要几千人做的事情。
叶蕴年最后道:“当我看到这一切的时候,深刻地感觉到中国和美国的差距,这甚至不是技术的差距,而是思维的差距,理念的差距。我们和他们的距离,并不是空间,而是时间,我们可能落后足足五十年的光阴。我看到这一切的时候,感觉自己的大脑遭受了冲击,发生了化学性的变化。”
他道:“我来美国留学,是我这辈子做过的最正确的选择。”
乌桃静默地看着这封信,尽管有些用语她根本就不懂,就像年幼时的她囫囵吞枣地理解着那部纪录片一样,但她依然领略到了来自世界科技发达先进国家的气息,那几乎是属于另一个时代的气息。
叶蕴年本就应该去那个发达国家接受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这样才不埋没他的天分,才不辜负这个美好的时代。
她继续往下读,他再一次说起对她的思念,盼着她能有机会出国。
他说:“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割裂的,国内和美国处于两个时空,白天时候,我是那个生活在美国的留学生,晚上时候,我会拼命地想念北京,想念你。”
就在信的最后面,他说已经给她寄了一百美元,说让她买一些好吃的,到时候就给大杂院里人说是他买给她的:“这样别人就知道,我们依然在一起。”
乌桃的指尖轻轻地触碰过那熟悉的文字。
她从这些文字中看到了他和她的宿命。
他才离开不到半年,已经感觉到割裂了,假以时日,属于美国的那个叶蕴年会逐渐挤压了中国叶蕴年的空间,以后,他终究会发现,那个和他距离了半个地球五十年光阴的乌桃变成了褪色的记忆。
乌桃仔细地将那封信收进了抽屉里,和上一封一起放好。
她想,她会陪着他一起把她忘记。
**********
三月份的时候,已经有人陆续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