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大宋
130
神佑元年开始。
对于整个大宋生活的百姓来说, 那就真的是天堂级别的开端。
肉眼可见的光明未来就这么铺垫在你的脚下了。
燕云十六州拿回来了。
大辽的威胁犹在,有天险可守,兵力投入就没那么急迫了。
武治上的钱财消耗预算, 可以挪一大部分转向国内民生发展了。
再加上战争赔款。
从天而降的一大笔钱, 让户部尚书老泪纵横, 差点人就这么厥过去了。
兵荒马乱抢救之后, 户部尚书面对官家和家人委婉劝退。
抱着自己的官印坚决不辞。
“老臣知道自己老了, 眼睛花了,身体也不硬朗了,可千万要让老臣主持一次减赋啊!”
对于明君来说, 在自己的任期能够减赋, 是名垂千古的功绩。
对于名臣来说也是。
户部尚书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穷”了一辈子了,请务必让他使劲花一次钱。
官家:……好, 好吧。
于是百姓们就幸福的捧着手里多出来的钱和粮。
不敢置信的听着自家父母官在那里宣布。
我们这里要建官学,建水渠,建粮仓, 修路等等等等。
什么?徭役?
呵呵。
给钱的!
看着百姓们震惊不敢置信的眼神, 县令们也不卖关子。
“谁家农闲、有手艺的, 人有多的,到时候来衙门报名。价格……本官保证,有这个数。”
听着耳边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
看着眼前一张张喜悦的脸。
宣布这些福利的父母官们,无论是否清正廉明, 是否能干,都由衷感觉到了一种自豪感和幸福感。
这一刻,无论是百姓,官员,还是差役, 脸上的笑容都是同样的。
谁都希望日子更好过,不是吗?
然而减赋和政策许诺仅仅是开始。
重点在后面呢
巫鼎拿出来的粮食,经过一年的试种。
已经能试推广了。
官方对于新种的推行可以说是自信心爆棚。
本就是优质高产的良种,还是山海界孕育过的。
对于某产一两百斤就很满足的古代人来说。
随便种种都是容易让人心梗的大丰收。
目前的数量还不够全国铺开一次性替换。
但是大规模试种已经是没问题的了。
政令下达,每一个村庄都安排了至少一块地试种神赐良种。
都不需要等种子完全成熟。
光是出芽率,抽穗率,就足够有经验的老农们红红火火恍恍惚惚,感觉自己种得一辈子田都白种了。
问,如果每亩田都种这样的良种,那么后果是什么?
朴实的老农们使劲的算了一下。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缴税后,他们剩下的粮食,足够他们全家每一顿都吃到撑,吃一整年都没问题,家里还能满一个谷仓!
吃到撑!!!
多么让人觉得幸福的词汇。
这样的好事,明年,最多后年就能发生了!!
每家每户都会有这样的神种!
每家每户都能吃饱吗?!
脑子动得快的人已经在考虑自家田产将来的分配问题了。
既然亩产那么多,那么所有的田地也不用都用上,可以留一部分种点瓜果蔬菜,桑麻,和马草。
人吃饱后,可不就是想要吃的好,以及穿得暖吗?
吃饱、穿暖、农闲的时候去县里找个伙计干点短工,或者做点小买卖。
攒点钱,买个房,再买些地。
将来还能供家里的娃娃去读书或者习武。
这是多么好的日子啊。
美好的日子就在眼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