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 第361章 留下的伏笔

第361章 留下的伏笔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吏部的这些官员面面相觑的说道:“高部堂,这么吩咐下去大家肯定都知道吏部的官档遗失了啊。”

如果说吏部只是大麻烦,那户部就是灾难了。

这时候前吏部主事张四维立刻站出来说道:“臣愿意去关中,向上皇陈说利害。”

所有人都用艳羡的眼神看着张四维。

隆庆帝大赦天下,又立刻对从龙功臣进行了封赏。

这些官吏的级别都不高,但是往往也能接触到重要的情报,而且安排他们进入明廷衙门办公还能多领一份薪水,自然是非常的划算。

拥立首功是高拱的了,若是张四维能劝说嘉靖退位,那就是从龙首功,在场的年轻官员都摩拳擦掌,要在新朝搏一个富贵。

可是无论是户部还是顺天府,还是京师各县衙门,全部都没有底账,根本无法确定这些土地房产的归属!

特别是苏泽在京师还分过一次田,这些土地都已经种过一轮土豆了,京师百姓根本不肯将这些土地让出来。

众大臣和读书人都喜气洋洋。

这其中自然也有假冒了各种田契房契的奸滑之辈,想要乘机侵占别人的土地。

土地是大问题,户部的账册丢失也是大问题,各省、府、县每年的赋税总册,这些账册上的历史数据,是朝廷征收钱粮的重要参考依据。

高拱让工部将大殿简单整修了一下,又将苏泽没有搬走龙椅移到了华盖殿上,又从京师搜罗了一批礼官,总算弄出一场登基仪式来。

杨博喜滋滋的上任内阁,手里没有兵权的高拱只能屈居于下。

但是嘉靖出逃将所有的玉玺印鉴全部都打包带走了,高拱无奈只能找到篆刻匠人,用木头刻了一个玉玺,然后包上金箔来举行仪式。

不少人还跑去顺天府告官,自然是没有人敢于受理。

但是地方上自然也是想要交的越少越好,若是他们知道户部的账册丢了,那肯定会虚报少交的。

户部也就是靠着这一套体系,通过考成这个指挥棒从全国抽取赋税的。

这个活儿难度很大,但是只要办成了那可是天大的功劳!

土地的事情牵涉很多,那些分到了土地的百姓肯定不同意让出来,甚至还爆发了几次冲突。

还有的经过刚才一跪拜一折腾,也去了半条命。

京师那些清流官员,六部主事一级的官员,高拱还能勉强的记住一些。

杨博则被赏赐了严嵩的府邸,当年徐阶担任首辅之后,没有搬进严府居住,这些日子一直空着。

高拱倒是谢绝了这些赏赐,只是要了一间靠近皇宫的小宅子居住。

隆庆自然不会住玉熙宫了,他将自己办公的地点换到了文华殿。

户部的众官员也看着高拱,高拱咬牙说道:“先去派人去京畿各县,取回县衙中的田亩账册!”

其他人要么资历不够,要么学历不够,张四维一下子就升到了侍郎,果然从龙之功是最大的功劳。

而更麻烦的是随着隆庆返回京师的官员中,也有不少人的房子被占了,土地被分了,他们也都在等着拿回自己的房产土地。

“吏部档案遗失的事情千万不能传出去,另外以吏部的命令,让所有官吏自书履历,将何时中举中进士,哪一年担任何官何职全部写下来,再找三人佐证签字画押才能重新出来做官。”

但是偏偏他带走的这些文书档案价值千万金!

延平右卫总兵官毛穆,他的祖先毛骧曾经是

此外这一次拥立隆庆的武将,也获得了巨大的回报。

隆庆皇帝亲自给他祖先平反,又以毛骧的在开国期间的功劳封毛家为忠义伯,让毛穆出任京师五军都督府都督,掌管从九边带来的部队。

苏泽在京师,并没有搜刮金银珠宝,连皇宫里的御用器具都没有带走。

朱载坖终于在嘉靖四十二年登基为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