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玻璃 > 124. plan B(下) plan B(下……

124. plan B(下) plan B(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她甚至觉得,她对人生的一部分向往都寄托在他身上。她是个很普通人,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平凡了,可看着他越来越厉害,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站在越来越高的舞台上,闪闪发光,她好像自己也分享了他的一部分成就。这或许是种可笑的虚无的幻想,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璀璨的,拥有幻想也无妨,不是吗?

这世上不可能每人都是钻石,所以将希望的愿景寄托于另一颗钻石,看着他闪光,让那光芒温暖照耀自己,很美好不是吗?

在江桐眼里,燕羽就是一颗完美的钻石。

唯一在于,台下的他太安静了。倒不是说他气质中自带忧郁哀愁,没有。只是无论舞台上的他多千变万化,或霸气或肃杀或凄婉或悲绝,下了台后的他太静了,静到无波无澜,没有不快乐,也没有快乐。

乐迷们私下猜测,是不是他所有的情绪都倾注进了琵琶演奏和舞台表演,以至于生活中情绪匮乏到流露不出半点。

有人还开玩笑,说琵琶才是他的本体。

对此,江桐包括很多乐迷都赞同。一路跟随而来的粉丝,清楚地知道,他对琵琶胜过生命般的热爱。知道他的梦想,他的追逐。仿佛他活着就是为了将琵琶将音乐带给更多的人。

弦望杯少年组曾拍过他的纪录片,他从早到晚地练习、练习、再练习,没有半点松懈和偷懒。

他很礼貌,但几乎不笑。粉丝送的信、花儿和小礼物,他总是双手接下,说着谢谢。大家知道他习惯,不送贵重礼物,也不送吃的。他身体不好,肠胃很差,宋宋说他吃东西很困难,很多吃不了。

他并不冷漠,但总有淡淡的距离感。乐迷私下说着碰上他了逗他一下,但真到了他面前,是不敢玩笑的。他好像天生就自带一层薄薄的玻璃罩子,将自己与外界世界隔绝。

但他虽话不多,可问及和琵琶有关的东西,他必然耐心回答,绝不敷衍;他虽不参与他们叽叽喳喳的对话,但他记得很多乐迷的名字,甚至每个人的生活细节……

苏蓝说,她从他小学就喜欢他了,她永远热爱真挚干净的灵魂。

“陈乾商”事件的爆发,无疑是给他们的重重一击。那天,江桐看到燕羽的发文,她拿着手机站在地铁里,泣不成声。粉丝群也哀嚎一片。

所有人都不敢想象他这些年究竟经历着怎样的黑暗折磨,怎么伤痕累累走到如今。

一个老乐迷发了张燕羽小学时比赛的照片,照片里的小孩笑容腼腆又灿烂。他说:「他以前是会笑的。」

江桐爆哭一晚上,哭到头都晕了。可她什么也做不了,只是一条条给他留言支持,投诉举报每一条骂他的言论。

那段时间,她看着那些恶评,都怀疑世界了。大家都很担心重度抑郁的燕羽会承受不住。可没想到,一个月后的个人独奏会,燕羽呈现出了最完美的演绎。那天,台下很多乐迷在哭,心疼、心酸、骄傲、振奋、所有的感情都化作了汹涌的眼泪。

他那些灰暗的被有些网友骂作“丑陋丢脸”的经历,却让乐迷更爱他了。他原来不是钻石,是伤痕累累的玻璃。可他竟能带着伤如此璀璨,怎么能不叫人深爱呢?他经历过那么多黑暗与苦难,内心却依然温暖良善,他们追随着爱着最值得爱的人啊。

做燕羽的乐迷是件很幸福的事,因为他有着超强的自驱力和对琵琶最深的热爱,他不断在进步,不断在提高,一次次呈现出更精进的舞台,更美妙的琵琶曲。江桐和所有乐迷一样,只等着一步步看他越来越璀璨。

可那个暑假,就在江桐每天循环着他的数字专辑、他写的那些主题歌时,燕羽的那场直播打碎了一切。

《离离》直播那天,群里有人发消息,江桐立刻去看了。大家都很意外他突然直播,那首曲子实在惊艳,不愧是他写了一个暑假的作品。演奏更是天赋点满。所有人被卷入音乐中,泪雨滂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