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古人教你混职场 > 第13章 碰上一个神队友怎么办?

第13章 碰上一个神队友怎么办?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向诸葛亮学学计谋和口才,反而是从一开始就带着抵触情绪的。当然这也可以理解,原来他是刘备公司的第一副总,现在呢,诸葛亮成了运营总监,他的心里当然不平衡了。诸葛亮让他守华容道,他放走了曹操。诸葛亮让他守荆州,方针是北拒曹魏,东和孙吴,要和吴国继续结成同盟。结果他自以为是,以为一把大刀可以打天下,两头作战,把荆州也丢了,自己的性命也丢了。

张飞对诸葛亮倒是心服口服的,但张飞此人,学习能力不行,一直改不了白己的火暴脾气。你说诸葛亮就在身边,他怎么就不去学一学诸葛亮计划周密、小心谨慎的工作作风呢?结果最后就死在了自己的脾气上。

只有赵云,把诸葛亮当作亦师亦友的同事。一开始,赵云是以武功高、胆子大著称的,被誉为“赵子龙一身是胆”。但诸葛亮来了后,赵云开始有意识地向“全能型”的将军发展。刘备去东吴提亲,陪同的为什么不是最为亲近的两位义弟关羽、张飞,而选中了赵云?就是因为赵云胆大心细,有勇有谋。赵云沿江夺阿斗,也是因为他政治意识强,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蜀军失街亭大败后,危急关头诸葛亮派赵云断后,就是看到他做事沉着冷静,综合素质高。

“空城计”的故事人人皆知,是诸葛亮最为脍炙人口的传奇,《三国演义》里花了很大的篇幅来渲染诸葛亮的这一神来之笔。但实际上,这是罗贯中在“戏说”。翻翻《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注引《赵云别传》就可知道,这是根据赵云的事迹改编的。在汉中之战中,曹操大将夏侯渊被斩,曹操亲率大军“扬兵大出”,追击蜀军。而此时赵云兵少,交战不得,只得且战且走,退入营中。赵云入营后,拒绝了部将“闭门拒守”的建议,而是反其道行之,“更大开门,偃旗息鼓。(曹)公军疑(赵)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赵云的“空城计”大获成功。由此可见,赵云学诸葛亮学得有多到家,也可见,赵云跟了诸葛亮以后,进步有多大。

据说,人类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积极的暗示,会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良好的影响,激发人的内在潜能。而消极的暗示,会使人渐渐颓废,变得平庸。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在演讲中也不止一次总结他的成功之道:“一直在向优秀的人靠近,在追随优秀的人的脚步。”假如你的同事中、你的团队中,有那么一位两位比你强的优秀人才,那么,他们的存在,其实就是在时时刻刻地给你积极的暗示。所以,当你的团队中出现了“大牛”,你的第一反应,就是要祝贺自己,因为提升自己的机会来了,优秀人才,可遇不可求,现在就在眼前,岂不是值得庆贺?

那么,庆贺之后,该如何做呢?有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词:靠近。你要想办法到他的团队中去。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只有不断地靠近他,才有可能变得和他一样。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你会学到智慧;与高人为伍,你会让自己变得更高。正如一句话所说的:“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孟子的家,一开始靠近一个坟场,每天来来往往扫墓的很多,小孟就看样学样,跟着这些人玩起了跪拜、祭祀这一套。孟母一看不行,搬了一个地方。这回是靠近市场,熙熙攘攘的全是小贩,充斥耳边的,是讨价还价之声。小孟耳濡目染,也就跟着小贩们吆喝了起来。孟母看了还是不行,最后搬到了一个学校附近。这回,来来往往的是青衿学子,耳边传来的是琅琅书声,小孟就学着他们摇头晃脑地读起了圣贤之书。孟母这才满意了。孟子这样的圣贤之人,尚且免不了要受周围人影响。可见自己的身边是些什么人,实在是太重要了。

第二个词:也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