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让陈爸爸喜欢。 她的成绩好、铁饭碗确实能让陈家长面子,但也只是长面子,不能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她迟早要嫁出去,成为别人家的人,所以陈爸爸的心理是矛盾的。 从那一次开始,陈蓉蓉周末就不心心念念地想着要回家了,即使回家,也基本上不做饭,是懒了,也是心寒了,她发现,真正自私的人活得更自在。 一把凉水浇到脸上,眼眶的热度迅速冷却下来,擦干水珠,敷上自己花了大价钱买的面膜,陈蓉蓉不再去想这些已经过去的事,有时间多想想怎么花钱都好点。 男主都已经花了一百块钱开公司当董事长了,她到目前为止就买了几套房子一辆车,名牌衣服护肤品,除了捐出去的,总的花费刚刚到达一角钱,这速度实在是慢,她还是第一次体会到有钱花不出去的感觉。 回到自己的房间,陈蓉蓉开始盘算着怎么有效花钱。 捐出去是做好事,但是她也不敢捐出去太多,怕引起通货膨胀,只是打算每个月往各大慈善基金会里各打两百万盾,做好事也是要细水长流的,不然只会好心办坏事。 当然,捐钱这事就不能让家里任何人知道了,要是被陈爸爸知道,陈蓉蓉怕他被当场送走。 做生意她就没有这个天分,没有男主的金手指,也没有男主的运气,她还是不出去送人头了,反正钱放在支付通、银行卡里,每天都有不少利息,光是利息她都花不完。 不过今天晚上听几个姑婶闲谈时,她听到了一个消息,萌生了一个粗浅的想法。 平山村及其周边的几个寨子都种茶树,不是什么名贵品种,只是普通的绿茶,连个名字都没有,不过每年也能为各家带来几千的收入。 南光县的知名企业茗兴公司二十多年前就在平山村建设了一个茶技站,现在的厂址就在陈蓉蓉家隔壁,这几年的生茶收购价都没变过,春茶六块一斤,夏茶、秋茶四块一斤。 当然,换算成现在的货币,就是春茶六盾,其余的四盾。这个单位陈蓉蓉就用不习惯,还经常口误说成块、元,最近倒是慢慢改过来了。 像陈蓉蓉家就有好几亩茶园,是十多年前茶叶贵的时候种的,后来茶叶降价了,大家都去打工,只有陈妈妈在家带两个小孩,就没怎么打理了。 也就是这两年陈爸爸身体不好回家,两个人才又把茶园打理得井井有条,两老每天采二十多斤,刚好够日常支出。 不过刚才陈蓉蓉就听说,茶技站的王姓夫妻赚够了钱,打算退休回老家养老了,茗兴公司不打算再派人来,而是直接将工厂关了。 村里很多老人都靠卖茶叶挣生活费,如果茶技站真的关闭,自己炒茶根本没有销路,村里很多人都会失去经济来源,所以刚才几位姑婶在说的时候都非常担忧,她们绝对不想看见这样的场面。 收茶叶肯定是赚钱的,看王家夫妻一辈子都在这里,却给两个儿子在城里买车买房结婚,还在老家建了一大栋房子就知道了。 他们给村里人称茶叶就没有足斤足两的时候,少的时候坑几两,多的时候坑几斤。每个人都是敢怒不敢言,说出来他们下次就会说茶叶太老直接不收。 陈蓉蓉小时候就吃过大亏,一家三口采了一上午茶叶,让陈蓉蓉背去卖,一大篮子的茶叶,王大婶就给她算了二斤五两,陈蓉蓉又还小不敢说,就让他们家吃了一个哑巴亏,从此都不敢让小孩自己去。 茗兴公司觉得不挣钱想关闭这个分厂,这两个人在其中绝对功不可没。 陈蓉蓉现在就想看看茗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