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
第二轮的讨论换成了分开同时进行的方式,当然她的同门师兄和老师没有一个和她在同一个小会议室。 黎农想着要不要低调一点,毕竟都是前辈,接触相关领域比她早太久了。 可惜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完全能说是南辕北辙,再低调黎农也不可能放弃自己的观点,随波逐流的附和。 ——如果来一场只是为了拾人牙慧,都对不起之前的准备。 讨论刚开始的时候她秉持着少说多看的原则,听了很多前辈的讨论。 最后在云渡他们的小圈子里停了下来。 “传统的能源更保险些,何况目前咱们现有能源完全能满足需求,对于新能源并没有太过迫切的需求,还是觉得可以按部就班的开发即可,没必要资源倾斜。” “是的,我很赞成杜老的观点,也不是不重视开发,只是没必要过于投入。” “一种新型能源要想开发出来,并且真正投入到市场这个时间如此漫长,目前看似我们并没有能源危机,可是没人能保证几年够是什么情况。 “你也说了是一个漫长的过场,那就说明就算资源大量倾斜也无济于事,既然如此何必要死磕在这里?” ………… 大部分人都是更倾向于对开发能源徐徐推进这个观点。 就算一部分人支持加大新能源开发的力度,但是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渐渐沉默了。 黎农实在没憋住,站在云渡旁边,开口道:“大家都知道要开发一种新型更便捷的能源无比困难,却还要顺其自然,危机已经到了眉毛边儿上了,自三年前华夏能源供应就已经非常不稳定了……” 华夏能源现状在场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只是颠覆性的能源开发谈何容易? 这些人一时间沉默了,看似被黎农怼住了无话可说,实际心里都觉得她只是个黄毛丫头,太过理想主义了。 因此她将现实分析的再透彻,应和者也寥寥无几。 云渡这几天和她相处的比较多,非常欣赏这样以为卓越的后辈。 不忍心她孤立无援,略思索了一下接过了话茬。 他倒是委婉很多,并且也比较赞同黎农的观点。 但仔细一琢磨就知道虽然赞同,但并不认为具备可行性,言语之间还是很消极的。 一场讨论会开完,黎农再也没有早上意气风发的状态状态了。 相反整个人肉眼可见的萎靡了,云渡等前辈结束之后都先离开了,走之前还找到黎农。 留下一句“小黎呀,这样的场合,其实没必要太过执着结果,记住咱们这些人都仅仅顾问而已。” 她听懂了这位经济领域的先驱是什么意思。 也知道很多事情不能仅仅看到好处和危害,更重要的是需要对方考量。 声音为很清楚云渡的话,黎农才更加不开心。 一个人枯坐在会议室“吨吨吨”的灌了好几杯茶水,才稍微能接受眼前的结局。 没有人赞同她的观点,相反大家能举出太多可以辩驳她的论据观点。 不过看当时现场的情况,大力投入新型能源开发勘探的事儿基本没指望了。 木已成舟,再想也改变不了结果,黎农深呼一口气决定平常心一点。 毕竟这件事不是她能做决定的,何况这件事没办成。 为基层人员发声,将一线金融人员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