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一棋足以动京师 > 母亲

母亲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父亲,却是正正经经的正三品大员,你身边,还是得有丫环侍奉着。只是如今门庭衰落,无法让你像那些贵女一般前呼后拥,委屈你了。”

朝廷衰弱,国库空虚,边塞的军需总是会差上一截,父亲想了很多办法,拿出自己的俸禄和家中积蓄,并组织那些将士在没有战争的时候农耕,以筹措来年的粮食,两相维持下,才能勉强支撑,却也是捉襟见肘。

是以宋雁书自小便是自力更生,此番一见到这幅场景,自是吃惊不已,听到姨母说的话,正想解释回绝,便听得舅母在一旁道。

“是啊,虽说乱世不讲礼,但你父亲是朝廷大员,陈家也是历经几朝的世家,即便现在没落,无力讲究这些,可你是个姑娘,亲事又近在眼前,日后嫁到婆家,没得因这些受委屈。”

见两人言辞诚恳,话里话外都是在为她考虑,宋雁书心中也是酸涩感动不已。可自己在京中行走,带上这两人多有不便。

况且她也实在不适应有人伺候,但又担心坚持拒绝,引得姨母和舅母伤心,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钟承上前一步,“姑娘,两位夫人说得在理,姑娘起居出行,我们也不能时刻跟随,有丫鬟跟着姑娘,也能让将军安心些。”

宋雁书看向钟承,思量了一番,明白过来钟承是说有丫鬟跟随自己出行,在这京中更方便些,便答应下来,望着她们笑道:“多谢舅母姨母这般为雁书打算。”

“瞧你这话说的。”姨母见她答应下来,放下心来,拍拍她的手,“来吃饭吧。”

宋雁书环顾一周,望向舅母道:“舅舅还未回来吗?”

“他今日去了城外的庙宇抄经,傍晚才回,不必管他了。”舅母回道。

“舅舅喜研佛经?”宋雁书好奇道。

舅母摇摇头,失笑,“不是,不过是抄那佛经可卖于那来上香拜佛的达官贵人,换些银钱罢了。”

宋雁书默了两秒,小心地看着两人脸色,“雁书有一言,但担心舅母姨母多心。”

“你这孩子,同自己家里人这般小心作甚,难道对你来说,我们是外人?平白对你多心?”姨母佯装不悦,“有什么话说便是了。”

舅母也在一旁点头,“是啊,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话说便是了。”

雁书转头示意钟承,钟承回房,不一会便搬来一个小匣子。

见舅母姨母都好奇地盯着匣子,宋雁书打开,露出里面近百两银钱。

两人吃了一惊,皱起眉,已明白过来宋雁书想说什么。

姨母抬手止住宋雁书的话头,看了舅母一眼,转过头对宋雁书道:“雁书你这般,可是未将我两家当做亲人?”

“不是。”宋雁书忙解释道。

“雁书幼年丧母,见到舅母姨母,这才知道母亲是一种怎样的感觉。而雁书一个晚辈,也知此行为不妥,所以昨日未将银钱拿出来。可雁书一行人回京,吃穿住行皆需开销,而这按理说应是由父亲来交与舅舅姨母的,可雁书是私自回京,父亲并不知情,是以雁书只能以晚辈的身份来交与舅母姨母。况且……”

宋雁书停顿了一下,接着道:“如今又添置了丫鬟的月银开支,舅舅家并不宽裕,姨母夫家便是不说,心中也难免有芥蒂。倘若连累舅母姨母日子不顺,雁书于心难安。雁书说话直接,诚心诚意,并无他念,还请舅母姨母见谅。”说罢,宋雁书便退后一步,深拜下去。

半晌,宋雁书感觉有人上前搀扶自己,抬头一看,姨母已是满脸的泪,舅母也在一旁掩面而涕。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