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平关城位于大梁的西北部。出城一直向西走,是无垠的沙漠,风季来临时会有妖龙般的沙暴,击打在砂岩垒就的城墙上。 大梁建国后的二百余年来,这里一直是最重要的军事重镇,历代皇帝下设镇北军的驻扎地。 不过,他们所防备的敌人并非来自沙漠,出没于那里的只有饥饿的沙狐。真正的威胁在北方,那里有着世代逐水草而居的草原胡部。面对狼神之子,镇北军从不敢掉以轻心。 但是每年的春季,双方之间会拥有一种心照不宣的松弛感。 春雨一落,胡人急着让羊群追逐鲜嫩的新草,贴补整个冬天损失的肥膘。平关城内,小贩的担子上多了大筐的紫玉兰,马车驴车辘辘驶过,沿街的孩子们扔着石子儿玩。 程川紧紧攥着几只白玉兰,磨蹭着往巷子里走。他犹豫着停在一扇小小的木门前,生了冻疮的脚不自在地蹭了蹭,像是要蹭掉上面粘着的沙粒。 院子里传出的香味太诱人了,让他准备叩门的手都迟疑起来。 那是蒸白面馍馍的味道,程川有时饿得狠了,会和妹妹悄悄躲在馒头铺的下风口,看着掀开蒸笼时升腾的白烟。他们闻着味道,猜是黑麦面的还是黄米面的,每次都能猜中。 只有在体面人家办喜事的时候,他们才能闻到精白面的馒头香,在锣鼓声中,一笼笼白馒头被举得很高,远远看上去像是遥远的云朵。 程川又想起递给自己白馒头的那只手了,纤瘦又苍白,像一束蒲草茎。这样的手拿着白色玉兰花肯定很好看,他想。 于是他找了好久,才在秀才老爷家找到了白色的玉兰花树。那家仆的力气该死的大,他被石头砸中的地方依旧隐隐作痛。 使劲敲了敲门后,他趴了上去,一听见仿佛有人走过来,慌忙放下玉兰花飞快地跑走了。 于是出来打开门的傅惊梅只看到跑远的,脏兮兮的背影。 “又是那小子,每次都跑这么快,叫也叫不住。” 傅惊梅拾起地上的玉兰花,有点无奈,“你怎么不提前告诉我一下,我好再送他几个馒头?” 貔大虎眯着眼,它看起来舒服得要化成一滩水了:“这一笼马上要蒸好了,你的厨艺那么差,根本不能分心。” 最近一周,傅惊梅都在练习用古代的柴火灶蒸白面馒头。她耐着性子把白面筛了又筛,先从大的开始练,现在已经能成功蒸出迷你馒头了。 一人一猫仔细盘算过,想赚钱,最好还是从有钱人入手。傅惊梅从穿越小说中学到的,就是“薅贵族的羊毛”,她倒是不介意靠着厚脸皮上门推销,但总要找出个拿得出手的敲门砖。 凭借李二婶的叙述和对商铺酒楼的观察,傅惊梅对这个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 好消息是由于多年未有战乱,人们消费需求十分旺盛。而且科技水平比较落后,诸如玻璃、辣椒等等穿越高频翻牌子对象,还都没有出现,傅惊梅有不少可趁之机。 坏消息是权贵经营年深日久,各种最赚钱的生意早已被瓜分一空。但凡经营厚利生意的商人,全都抱着坚实的粗大腿,或者干脆自己就是一根大腿。 傅惊梅呢?孑然一身,没权没兵也没钱,和身边那只能吃能睡的猪猫对望,很有些形影相吊的意味。 想用现代美食征服古人?好多食材都不存在,糖盐也是金贵东西。更别提傅惊梅厨艺普通,看到菜谱就扔进收藏夹吃灰,想吃了直接喊妈。 万事开头难,缺乏原始资金、技术和场地,只能就地取材,先做点简单的小东西出来试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