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br> 公主本性良善,知明姝呱呱坠地不久就和亲生父母离散,几经人贩子转手,卖给了一个驼马帮的锅头。那锅头重男轻女,她也没有像样的本名,便舍弃了公主的封号姓名,将明姝二字赠予她。 她觉得不错,至少比“招娣”、“停妹”、“盼儿”之流,顺耳一些。 她答应帮忙,还有一层原因。 自大一统的燕王朝分崩离析后,中原就进入了一个极剧分裂、动乱的时代。江山易主如贵女更衣,四方豪杰蠢蠢欲动,视君主宝座如天下共逐的鹿。 忠君之心,君臣之礼,只是摆在人前冠冕堂皇的话。背地里世家贵胄汲汲营营,暗流激涌。 上位者斗,黎民百姓受苦。驼马帮的生意不好做,四方都掩在战火下,商道阻断,暴匪流徙,民不聊生。 如今执掌中原的昭国君主,也才坐上帝位不到五年。为了保住项上人头,不得不拉拢地方豪绅,各路藩王。提出想与明姝和亲的节度使崔承嗣,就是他拉拢的对象。 崔承嗣,前任节度使崔执殳的义子,随崔执殳征战杀伐数年,因骁勇善战,在廷州的瀚海军中颇有声望。 也许是因为崔执殳的儿子们个个资质平庸,他的野心逐年膨胀,在崔执殳缠绵病榻之际,竟然发动兵变,杀了崔执殳的嫡长子崔照,自命节度使。而崔执殳,在他兵变之际,含恨而去。 如此忘恩负义,狼心狗肺之徒,明姝也自叹弗如。奈何廷州是昭国西域的门户,若不安抚崔承嗣,致使廷州内乱不休,西域的门户就会被打开,引西域豺狼杀进中原。 为了边境安宁,商道亨通,她不能破坏联姻。 延索沙碛远未及廷州地界,崔承嗣的迎亲队伍应该还在廷州城,等着她这位新娘子。 指望他是指望不上了,明姝需得自力更生。 褪去周身繁琐碍事的装饰,明姝听了会轿子外的动静,忖着最合适逃命的时机。没想到匪徒中还混入了异族人,和第一批匪徒发生了内斗。内斗让现场越发混乱,明姝执起双弦月弯刀,远处忽然传来急促而声势浩大的疾驰声。 整齐划一,蹄声稳健,是支训练有素的队伍。 队伍所过处,嚣张的匪徒竟纷纷哭喊求饶,明姝心弦微动。 谁来了? 她还未掀起帘幕,随行的婢女采苓突然扑到轿子一侧,欣喜若狂颤抖道:“得救了!殿下,我们得救了,崔太尉派人过来救我们了!” 崔太尉?明姝忆及平日在内廷所学,才反应过来,采苓说的是崔承嗣。昭国武官之首,持节度掌一方军政大权者,呼太尉。 奇怪的是,此地距离廷州近十里,前不挨村后不着店,就算队伍葬在沙漠里,也悄无声息的。她早不抱希望了,崔承嗣怎么能预感到她遇险? 明姝想到什么,问:“崔太尉带了多少人马?” 采苓看到崔承嗣,高兴昏了头,这会才迷糊地数了数,“三……二,二十五六七……”越说,越没有底气。 她们的迎亲队护卫有五百人,一下就被这群匪徒冲散,死伤惨重。崔承嗣连自己才带了二十多人,有什么用呢? 但采苓还是安慰道:“别怕,殿下,太尉骑着大马,匪徒打不过他。” 明姝看不到外面的情景,不知采苓的自信从何而来。兴许崔承嗣威名在外,有自己的作战技巧吧。 好奇,让明姝偷偷掀起轿帘,试图在一片混乱中寻觅崔承嗣的影子。 王室中无人见过这位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