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湖州词 > 理家:但忧蚕与桑

理家:但忧蚕与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必要记得清清楚楚。

起先我只看不说,过了些时日,清楚明白了,我才开口。这也并非是我天赋异禀,不过夜夜里熬着,一一记下,等到处理桑务蚕务纺织的时候,才总算背熟了。

早春蚕过,我又有了新营生,查拢账本。

厚厚的册子放在金丝楠的盒子里,郑重地端了上来。

“进”、“缴”、“存”、“该”,每一栏下面都是层层叠得的繁复写法的字迹,一定要写作壹,二又要写作贰。为了清楚核对,下面还有同样表意的苏州码子。

几个时辰下来,看的人头昏眼花,遇到记载不清楚的,简直恼火,恨不能斥责那记账的人,怎么这样糊涂!

我喝了一口茶,将想要叹的那长长一口气憋了回去,一并憋回去的还有雷霆火气。端娘不许我叹气,祖母告诫我事缓则圆。我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不成器,不能叫去了的亲人忧心,更不能叫还活着的人失望。

我既然坐在堂中,就好比端坐在庙里的泥塑,总要对缭绕香火和种种期盼负起责任来。

回到家里,我又翻出昔年那番客送的计数书籍来看。如是反复磨了个把月,数是算的快了,账目也核对清楚了。

可是,那又有什么用呢。我晓得一是一、二是二;晓得哪里有进账,何处有亏空,仅此而已。亏变不成盈,一变不成十,数字分明摆在那里,威严诚恳地告知我不赚钱的生意越来越多,亏空越来越大,可比如今废纸一般的大明律严谨多了。

数字背后,一团乱麻、一片乌云、一种不祥的预兆逐渐清晰地浮现在我的心里。

于内,朝廷苛捐杂税连绵不绝,两京各省户口渐少。于是,买绫罗绸缎的自然也就少了。即便不看账目,抬眼瞧瞧,也能知道。今年就连灯会也比往年萧条,就是这般,湖州也还算好的,据说松江府连今年上元都没有办,带累着裱糊花灯的薄纱也不景气,四处都积压了好些存货。

于外,如今盗贼四起,从泉州港下马六甲海湾的织金缎子和特制天鹅绒,屡次三番运送不出。闽南诸港倭寇横行,甚至三条船就要损失一条,再加上税费,有赔无赚,人祸猛与海天风暴。就是侥幸出了泉州港,扼住水道的三佛齐诸港口年前又起了兵戈;便是陆路上,天方城也起了内乱,如今需要布匹也越发少了。

再说我家里,丝绸不好,田庄更差,改种桑树方三年,旱涝蝗灾相继,桑叶品质不佳,卖不上价格,自用也不佳,父亲忧心,下头的桑户更是愁苦。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原本,我总以为家中有穿不完的绫罗,吃不完的米谷,实际上呢,再多的算术书籍也说不清答案。我忽地想起三两年前,先生夸我那篇《桑稻论》做的好,我也很得意。如今,比对生计实情,都是些无用的虚话罢了。

这样的日子,也不知道何时才是个尽头。我真想一朵筋斗云翻了出去。

附注:

1、在没有阿拉伯数字的时候,苏州码子,遍行天下,使用非常广包括簿记、契约、银票、官帖、当票、发票、收据、印花□□、菜单、水牌、公文等。

2、龙门账法是产生于我国明末清初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把全部账目分为四个部分,以“进-缴=存-该”作为会计平衡等式,“进”相当于各类收入,“缴”相当于各种费用,“存”相当于各种资产,“该”相当于负债和资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