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命大秦:胡亥竟敢杀我扶苏 > 第67章 高炉炼铁

第67章 高炉炼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生铁要稍弱一些,可韧性却足足强了好几个档次。  东汉《太平经》就这么记载的:“使工师击冶石,求其铁,烧冶之,使成水,乃后使良工万锻之,乃成莫邪耶。”这工艺,和现代炼钢已经差不多了。  制作武器的材料不仅需要硬度高,还必须具有韧性。  所谓韧性就是遭遇大力冲击时,器件弯曲后恢复原状的能力。一般来讲,韧性越大的材料,抗冲击性就越好。  而铁制武器最终淘汰青铜武器,也正是因为韧性优势!  一般来说青铜武器一般只能做到60c下,如果做得再长,就很容易拦腰断。当然有些特殊处理的青铜宝剑也能够做到90c右。  比如秦始皇陵发现的一把青铜剑就长达91c但是,这个长度对于碳钢来说,那是轻轻松松就能达到。  秦国之所以厉害,除了强弩劲弓之外,秦国的剑也比六国长!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剑原本大概只有三十公分长度,但随着制作工艺的不断进步,青铜剑也越变越长。春秋时期,秦剑的长度已经达到了50-60c右;到了战国晚期,一些剑的长度已经超过了70c最长长达76c  秦国的剑比六国长,这也是秦军战斗力强悍的原因之一。  在战场上,刺的杀伤力远大于砍削,那是绝对的一寸长一寸强,试想“我的铁剑已经到了你的咽喉,而你的铜剑距我还有一尺”,傻子也知道怎么选。  继炒钢法之后,有人还开发出了“百炼钢”技术。  说起这个技术其实有点无奈,因为当时冶炼技术所限,同一批次的钢铁,也往往因为质地不均而差异较大,那怎么办呢?反复锻打、千锤百炼。  工匠有意识地将碳钢加热、折叠、锻打,一方面可以敲出杂质,另一方面可以使得钢材中的碳分布均匀、组织紧密,这就更适合制作兵器了。  这种折叠锻打次数有时甚至多达百次,所以也叫百炼钢。  在锻打的过程中,在钢的表面有时还会形成一些漂亮的花纹,这其实就是材质融合的痕迹。  这种百炼钢制成的刀剑非常锋锐也非常难得,据说曹操的随身宝剑,就是百炼钢炼制而成。  这炒钢和百炼钢技术,可是当时妥妥的世界级黑科技,要知道,欧洲直到17世纪才发现炒钢技术。  但这些都不是扶苏的选择,他让工匠们拿出炼好的高碳料,然后在其外面包了一层生铁开始锻造,接着不断折叠锻打。  这便是铸造花纹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